油田井下作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油田井下作业生产安全事故分析

邢国伟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作业大队黑龙江大庆市163000

摘要:由于油田在采油过程中井下作业工作很多,同时由于地下存在着复杂的情况,使得发生故障的几率很高,所产生的事故在情况上也比较复杂,在多年的研究分析之后,为了有效的对油田井下事故进行预防,通常需要针对不同的类型进行防范措施的制定工作。

关键词:井下;作业;安全;事故;措施

引言

在采油过程中包括很多个步骤,其中主要有试油、大修等维护工作。当进行井下相关作业时,通常是几个部门在一起相互配合共同开展工作,由于环境和施工的复杂性,使得发生事故之后将会牵涉到很多方面,产生巨大的损失,所以对井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1井下作业事故类型

在井下事故中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工程事故、生产事故。井下作业过程中,有时候当事故出现时不仅仅是由于井下导致的,还有可能由于井外操作失误使得事故的产生,在本文中针对这种因素不做研究,只进行由于井下问题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分析。在工业生产事故中,包含了很多方面内容,而人为操作事故和机械事故则是设备事故的主要两方面。下图是针对工业生产事故的详细介绍:

2井下作业事故分析

2.1设备事故

随着采油技术的不断提升,相应的设备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体积上也越来越庞大。在井下作业完成时,通常要对井架进行整体的放到工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极其容易造成井架整体倒塌事故。井架上体塌落事故,上体井架进行了一定的运动,使得油缸的稳定性出现极大的波动,最终导致其弯曲而出现塌落事故,当上体在进行下放的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针对扶正器和油缸之间的一些操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很容易出现这种上体塌落现象。死绳固定器脱落,这种事故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事件,发生这种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厂家的生产过程不能按照要求进行,对工艺的管控不严格,对焊缝之间的应力,没有采取合适的办法进行消除工作,在没有合格的情况下,就被油田企业使用了,同时油田的相关部门没有对设备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部位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一些安全隐患由于没有及时的发现,造成了最终事故的产生。游动系统高空坠落也是井下作业中一项常见事故,游动系统高空坠落,指作业中的游车大钩及钻具失控从20m以上的高空坠落,质量达2×103~4×103kg,其后果难以想象。防碰天车系统失灵,钢丝绳被夹在夹缝中被冲击力碰断,造成游动系统迅速坠落,是非常危险的事故。

2.2人身伤害事故

在采油工作开展以来,针对井下作业队人身造成的伤害主要有几个类型:高空坠落、夹等,当工作人员的身体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时,在经济上确实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对工作人员自身来说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从轻伤到死亡,存在着不同的程度。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井下作业的设备相对比较落后,相应的安全制度没有完善,工作人员在操作中以及护具的使用时马虎大意。

2.3火灾、爆炸事故

当发生火灾、爆炸这种事故时,首先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接着会对整个采油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采油过程中,这两方面事故应该作为重点内容来把握,在油田采油过程中,井下施工所造成的事故中火灾比较多,一般不会发生爆炸的情况,这是由于井下作业是与外界连通的,没有很容易发生爆炸的环境。

2.4电路事故

由于电路问题出现的问题中,主要有下面几种:电路使用时间过长,老化严重,由于接电工作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等。在井架照明电路中最容易发生电路老化问题,这种问题容易产生短路现象,使得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触电情况。在电路事故中,最主要的一种类型是进行违章接电,在井下作业过程中的供电装置主要是通过油井配电箱电路来实现的,当在操作人员在进行私自违章接电时,非常容易使得变压器跳闸,这就会使得大部分机器停止运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好影响。

2.5环境污染

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井内返出液体、设备泄露、施工用残液。在采油过程中有的采油厂对环保意识淡薄,仅仅从原油的质量出发,而当井涌现象发生时不进行相应的处理方式,致使当井内的废液由于压力的作用被返出时,会对地面产生较大的污染,这就是井内返出液体污染。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维修时不能按照要求进行,使得设备出现了老化的情况,造成在排放烟的过程汇总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这就是设备泄露污染情况;在才有过程中,一些液体使用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或者在利用的时候没有采取合适的办法,使得出现施工用残液所造成的污染现象。

结语

经过上面论述,能够了解到,在油田井下作业的过程中,发生事故主要由下面三方面引起:(1)在施工人员进行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没有按照规定的眼球进行操作;(2)在操作人员的任用方面,主要负责人员的筛选工作不到位,一些不适合井下高强度作业的人员仍然被安排了进来;(3)所需设备的生产方面,主要以利益为主,而没能很好的将人作为最主要的因素来思考,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不是很高,在操作过程中很难实现人机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伊其明,屈志平.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