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王园园

江苏徐州市丰县欢口初级中学王园园

引言: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对于低年级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应当成为教学的目标之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一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老课题.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数学教师,怎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积极性.

案例1:有一个学生,总是在上课时无精打采,对老师的讲解无动于衷,我经过调查发现:家里较穷,很想买一份数学资料,但是没钱,因此丧失信心.我知道后,立即买了一份给他送去,他非常感动.从此以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反思: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老师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学习领路人、生活上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在感激老师关心的同时,下定决心学好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诱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古人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数学教学中的实质在于思维过程的教学,而思维来自于问题,问题的设置是学生认知和发展的关键点.因此,问题设疑必须注意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整体性和主体性,要在重点上、衔接上、思路上、比较上、谬误上、疑难上、运用上进行深化,一连串问题情境要时时紧扣学生心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来启发学生思维、诱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整个过程促使学生常有疑点,常有问题,为学生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潜能开发,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案例2如教师在教学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使用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题:某市体委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运动员参加全运会,每人射击5次,打中的环数为:甲:7环、8环、9环、8环、8环;乙:5环、10环、6环、9环、10环.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选谁参加全运会比较合适?于是同学们对甲乙二人的成绩作了分析:(1)平均数:两人都是8环;(2)中位数:甲是8环,乙是9环;(3)众数:甲是8环,乙是10环.明显从中位数和众数两项指标上看,乙都优于甲,但是市体委领导却选中了甲运动员参加全运会,你认为公平吗?谈谈理由.学生激情高涨.是啊,都觉得应由乙参加全运会,因为运动员的成绩主要指标是平均数,在平均数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不让乙运动员去,因为乙的发挥极不稳定.成绩的稳定性要用另一种量来表示.于是学生迫切想继续研究能够表现成绩稳定的量——方差.但是教师却并不急于讲解,只对学生说在以后的教材中会学习到,这样留下一个不完美的结局,让学生去研讨、解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活动,通过“学以致用”培植和巩固学习兴趣

教学中立足于现实生活,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中激发起学生学数学的激情,便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诠释和应用.例如:在学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时,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诸如“汽车与牌号”、“人与指纹”、“国家与国旗”等,也有学生列举“锁与钥匙”的例子.经过一番讨论、探究,他们发现“锁与钥匙”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一把锁可能有多把钥匙.在课外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样能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例如:学了平均数问题后,可以解决歌唱比赛的评分问题,学了体积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如石块、铁钉等),学了比例尺后,可利用地图算算家乡到旅游胜地的实际距离,学了比例应用题,可利用标杆、阳光影子求旗杆、楼房的高度等等,通过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不但能巩固书本知识,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四、用数学美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一些简单的式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学美,关键在于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1.数学具有感官美.

自古希腊以来,黄金分割就被视为最美丽的几何学比率,在拍照时,常把景物摄在接近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处,会显得更加协调、悦目,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视觉和音响效果最好.

2.数学具有对称美.

主要体现在数(式)的结构上,例如加法交换率a+b=b+a,a与b的位置具有对称关系,但又可以变化的,变化的结果与原来地位置反而形成一种整齐的美感、均衡感,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另一种是图形的对称美、整体美、简洁美,例如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等,这些图形匀称美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许多建筑师和美术工作者常常采用一些对称图形,设计出美丽的装饰图案.

3.数学具有创造美.

千姿百态的几何图形,是由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通过平移、旋转、拼凑、割补、延伸等方法得到的,比如许多国家的国旗、公司的标志、布料的花纹等,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益智游戏-七巧板,拼出的图案生动、有趣,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美在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在介绍数学美时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学生在投影片上看到图形的对称美,甚至可以应用电脑多媒体软件,利用几何画板,让同学们自己来制作课件,让他们自己动手,从而欣赏数学的趣味美、简单美、和谐美,激发强烈的数学兴趣,并且增长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等等.

五、用成功效应激发兴趣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用成功效应激发兴趣,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于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原动力.知识竞赛之所以使人趋之若鹜,并不是它的奖励让人眼红,而是人们愿意得到一种肯定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喜悦,这种情况就是“成功激励兴趣”的典型例子.为此在教学中采用竞赛的形式,也是激发兴趣的手段之一.另外,要充分利用考试的教育功能与学生学业评价的激励性功能.要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待考试,通过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考试作为教师教学的一部分,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考试,把自己置于教师的对立面中解脱出来,让更多的学生分享考试后获得优异成绩的快乐.同时,应把学习过程评价作为学习成绩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学生的性格、态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而又有微小进步的学生进行各种诱导性和鼓励性的评价,用评价的手段,激励暂差生的转化.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实现现代教学理论所倡导的“快乐教学”;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发功能和鼓励性功能.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中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