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信访工作的几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加强企业信访工作的几点措施

黄大功

黄大功/广东省湛江农垦畜牧有限公司

【摘要】信访稳定工作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条重要渠道,关系到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下面就如何加强企业信访稳定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企业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纽带和桥梁。做好信访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企业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做好企业的信访工作,可以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减轻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压力,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稳定。“信访无小事”,每一例信访案件都有其复杂的背景和因素;有的是对新的政策规定不理解;有的是因企业现行的制度规定欠缺严密造成的,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能得以圆满解决或在解决过程中出现偏差,就有可能激化矛盾,扩大事态,对企业乃至社会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一、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汇聚强大合力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领导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政组织的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管理资源,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施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是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要在第一线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其他领导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方面的信访工作。企业应建立健全党委会、领导办公会研究信访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和领导包案制度。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与生产经营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定期研究信访稳定工作,认真执行信访接待日、阅批职工群众来信、领导包案等制度,推动信访问题的解决。

(三)不断完善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全面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信访工作。细化明确各类群体、人员的信访稳定责任主体,层层落实包保责任制,消除工作盲区。着力提高信访部门业务工作水平,切实履行好对本单位信访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推动和督导检查的职责。

(四)强化责任考核和追究制度。应把信访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列入干部考核和纪检监察范围.进一步完善责任目标、信访考核和信访问责等相关制度。激发各级领导干部抓信访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处置不及时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要进行责任追究。用责任追究推动工作落实。

二、建立和完善基层基础工作机制,提高基层化解矛盾的能力

从信访工作的实践看,绝大多数矛盾和问题产生于基层,预防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也必须依靠基层。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建立完善基层基础工作机制,就是要进一步强调固本强基的思想,实行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切实提高基层预防和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成效,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初期。

(一)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着力在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方式、拓展信访渠道上下功夫,确保职工群众信访诉求能够及时反映。着力在规范信访工作行为上下功夫,强化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信访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引导干部依法行政,突出抓好初信初访问题的处理。着力在规范信访行为上下功夫,加大《信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职工群众遵纪守法,依法规范职工群众信访行为。

(二)进一步改善基层信访工作环境,加强基层信访接待场所建设,为信访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切实加强基层信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构,不断充实信访工作力量。下大气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他们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改进基层信访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推行代访、陪访工作制度,坚持干部主动、职工群众自愿的原则,由基层领导干部、信访工作人员主动把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接手过来。陪同或代为向上级机关处理,并采取代访、陪访的方式,与上级机关、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切实减少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

三、建立和完善排查化解机制,超前主动化解矛盾纠纷

(一)信访隐患排查调处工作是防范化解矛盾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就是要增强信访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把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信访问题的事前防范上,有效防止问题积累和矛盾激化,真正做到各种信访苗头和问题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

(二)在完善排查网络上下功夫。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疏漏的排查网络,完善信访稳定信息预警体系。把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结合起来,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开展排查工作,把触角延伸到基层,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三)在排查重点上下功夫。以推进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为目标。不断完善排查内容。明确排查任务,确保排查工作不留盲点。要认真围绕改制分流、就业再就业、保险福利、协解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组织开展全方位的排查工作,并排查出了一些问题,分别对其进行了妥善处置。

(四)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建账,逐个研究调处方案,明确责任,限时化解。特别是对属于共性的或因政策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可能引发问题的苗头隐患,及时进行分析预判,及时优化政策,积极化解矛盾。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工作难度大的疑难案件,逐一包案,挂牌督办,限时办结,确保把矛盾纠纷化解到位,把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到位。

四、建立源头治理机制.构筑企业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从根本处化解矛盾。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建设,是企业信访工作的核心。建立完善源头治理机制,就是要发挥信访工作在听取职工群众呼声、了解职工群众疾苦、解决职工群众困难、维护职工群众权益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努力当好决策参谋。推进作风转变。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把解决问题与开展信访稳定评估工作结合起来。重要决策、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前应进行信访稳定评估,对可能引发影响稳定的问题进行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在制定政策时,应吸收职工群众民主参与,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近年来,建立完善了对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进行信访评估的制度,有效保证了重大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把解决问题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加强形势宣传教育。做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工作。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鼓励和支持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的过程,作为问计于民的过程,引导职工群众自觉维护和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把解决问题与进一步转变作风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党员干部接待职工群众、联系职工群众、下访督查等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扎根基层,心系职工群众。要坚持真困难真帮助,积极对真正困难的群体和人员进行帮扶救助,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努力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从源头上减少矛盾隐患。

信访维稳工作在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对于维系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必须强化企业信访维稳工作,不断提高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