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河道黑臭治理与景观改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浅谈城市河道黑臭治理与景观改造

奚蓓丽

上海浦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0333

摘要:由于社会发展、城市扩张、历史遗留、理念落后,雨污混流、违法偷排愈演愈烈,导致城市建成区河道束窄、改道、断头,更有甚者大面积侵占河道用地、甚至将其填埋,致使水面积减少,城市水面率存在严重缺口,天然调蓄功能严重退化,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城市建成区河道黑臭情况严重。本文以金山区战斗港河道综合治理为例,对城市河道黑臭深入分析成因、初拟整治措施、提出改造方案。

关键词:城市建成区河道;黑臭治理;景观改造

1工程概况

战斗港位于金山区南部,属1级骨干河道之一,整治河段南起戚家墩路,北至老龙泉港,长约2684.13m。其中,卫清西路~老龙泉港岸段以底泥疏浚为主,长约987.35m;戚家墩路~卫清西路岸段以综合治理和景观改造为主,长约1696.78m。

本文主要对戚家墩路~卫清西路岸段展开论述。该河段挡墙、护坡、护底均为浆砌块石,现状生态性较差,植物分布杂乱,水体浑浊。

2现状问题

根据现场调研,战斗港为典型的城市地区河道,岸线顺直。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水生态环境

“三面光”的结构过硬,阻碍了水与自然物质、能量的交换,破坏了河道生态本底;

(2)截污纳管设施

沿线截污纳管已完成,但水质仍为黑臭,亟需进一步提升;

(3)河道护岸

护岸建设年代久远、栏杆年久失修,常年冲刷导致开裂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4)河道淤积

根据修测资料,河道存在淤积,缩小了过水断面,降低了行洪除涝能力,水体黑臭;

(5)水景观效果

两岸未形成有效的水景观,植被单一、层次单调,缺乏滨水条件,未能考虑居民诉求。

3治理方案

针对工程现状、河道水文水质和污染原因分析,确定以“先截污、再治理”、“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并重的治理思路。

3.1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有两种方法:干河疏浚和带水疏浚。

(1)干河疏浚:将水排干后使用设备进行疏浚。

(2)带水疏浚:根据污染物的特性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二次污染。

例如,在水体上游借助水流和风力来扩散、混合、投加药剂,来降低营养盐含量,营养盐通过生态疏浚从水体清除出去,利用尼龙塑料纺织步或其它材料做成淤泥网、泥沙拦网,设置于清泥区与非清泥区的适当位置,泥沙在网帘断面附近落泥,使再悬浮颗粒限定在一定区域。

3.2水质净化

主要措施:设置悬浮生态坝。悬浮式生态坝交错布设,布设于卫青西路至龙胜路段,共3座,每座间距25m,单座生态坝体积为16m3,合计48m3。

生态坝技术是在河道内固定框架结构,内置组合生物填料,污水与生物填料流动接触过程中,利用吸附作用减少总磷和氨氮;有机物被微生物同化并在滤料或载体的表面上形成生物膜,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然后由好氧微生物将其分解,使水体中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

3.3曝气增氧

主要措施:设置太阳能曝气机。平均每100米布置一台太阳能曝气机,共布置太阳能曝气机16台。

河道黑臭是由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不足,人工增氧是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被广泛应用于黑臭河道和水体富营养化治理。通过增氧设备,增加水体溶解氧,加速水体和底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为各种水生动物呼吸提供氧气,促进系统生物多样性发展。

太阳能曝气系统采用“好氧生物膜法”原理,利用太阳能带动曝气装置,给接触反应池(塘)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利用微生物膜对有机质进行降解,达到部分脱氮、除磷的效果。

3.4生物填料框(浮岛)

主要措施:增设生物填料框。生物填料框和太阳能生态浮岛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净化作用。

填料框上部浮水植物的根、茎、叶都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并且在富营养的水体,植物会过多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富集作用去除营养盐。污水和生物填料表面生物膜接触,通过吸附、生物氧化等环节,对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

4景观改造

根据周边用与功能分为四个分区:铁道防护区、校园科教区、居民休闲区及公共活动区。景观改造主要是改善河道周边环境、提供滨水活动空间、增加地表径流过滤条件、预留滞、蓄雨水的调蓄容积等,不仅美化环境、改善水生态,还能起到“海绵”功能。

4.1铁路防护区

该位于隆平路~临桂路之间,建设有铁路过河箱涵,通过更换栏杆、植被造景完成景观提升。

改造后效果

4.2校园科教区

该区涉及2个岸段,分别是:附属中学石桥~隆平路岸段、龙胜路~小区道路。

(1)岸段1

该岸段东、西两岸均有腹地,西岸利用原有的滨水空间用地,增加叠水、台阶、广场等,提升水动力、提供多样性的活动区域;东岸在亲水区域增设亲水步道并通过跌级花坛解决高差,增加竖向变化。

(2)岸段2

该岸段拟在亲水区域建设一条3m宽的蓄水通道,并架设防腐木栈道,增加河岸蓄水、滞水、滤水的“海绵”功能。

改造后效果

4.3居民休闲区

该区涉及5个岸段,分别是:戚家墩路~小区道路1岸段、临潮街~隆安路岸段、隆安路~附属中学石桥岸段、临桂路~龙胜路岸段、小区道路2~卫清西路岸段。

(1)岸段1:该岸段南岸接壤为绿化带,其后侧设置了道路供人通达;北岸接壤为小区外侧绿化带,腹地狭窄,为了保障河道管养、便于居民通达,拟建设一条1.6m宽养护通道。

(2)岸段2:该岸段东岸腹地较宽,可进行亲水改造,拟建亲水区域的蓄水通道及水景,架设防腐木栈道以供居民亲水漫步;西岸腹地较狭窄,通过跌级花坛进行景观美化,避免土建结构外露。

(3)岸段3:该岸段东岸为长势良好的河道绿化;西岸具有一定的腹地,拟建设一条汀步路以便居民通达,增设栏杆保障安全。

(4)岸段4:该岸段东、西两岸腹地均较宽,拟在亲水区域建设一条3m宽的亲水步道,间隔布置滨水休憩空间供居民停留、休息、观景。

(5)岸段5:该岸段东、西两岸具备一定宽度的腹地,拟建设一条3m宽的蓄水通道,并架设防腐木栈道。

改造后效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成区河道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协同合作,合理运用多种措施才能改善河道现今的窘境,在此基础上,人们需逐渐改变老旧的传统观念,意识到河道绿化景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性、功能性与长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