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DDH低位脱位的临床对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DDH低位脱位的临床对照研究

马红兵

马红兵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DDH低位脱位患者采用直接前放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的72例DDH低位脱位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直接前放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及格率达到91.7%,高于对照组的69.4%;术后并发症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低位脱位(CroweⅠ、Ⅱ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采用直接前放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相对于后外侧入路而言,其术后并发症更少,治疗效果更加确切。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直接前放入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5-0044-01

全髋置换术目前在临床上已经成为对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等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术方法[1]。本文对比分析DDH低位脱位(CroweⅠ、Ⅱ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采用直接前放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手术的72例DDH低位脱位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中CroweⅠ型髋关节发育不良22例,CroweⅡ型髋关节发育不良14例,男性12例,女性24例;左侧髋关节病变15例,右侧髋关节病变21例;患者年龄21-61岁,平均50.2±0.6岁;治疗组中CroweⅠ型髋关节发育不良24,CroweⅡ型髋关节发育不良12例,男性15例,女性21例;左侧髋关节病变14例,右侧髋关节病变22例;患者年龄20-63岁,平均50.0±0.5岁。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方式进行治疗,操作前帮助患者取侧卧位,以Kidney支撑架对耻骨和骶骨处的骨盆进行支撑,对骨性突起进行针对性保护。将大转子作为中点,在髋后外侧的位置做操作切口,长度控制在10cm左右,逐层切开之后使皮下组织能够得到充分的暴露,使阔筋膜和臀大肌显露出来,将阔筋膜直接切开,向近端进行延长直至臀大肌为止,将阔筋膜张肌纤维切开,分别将臀中肌和股方肌牵开,髋关节内旋之后于大转子止点的位置将断外旋肌群切断,部分大转子处的腱性组织要进行保留,以便术后进行更好的缝合与修复。将位于后方的关节囊切开,在小转子上方1cm左右的位置将股骨颈截断,同时将股骨头取出;使髋臼充分显露之后去除其周围处于增生状态的骨赘,将髋臼假体和内衬植入。髋关节分别进行内旋、屈曲、内收,使股骨近端充分包括后进行扩髓,将大小合适的股骨柄和股骨头植入,对关节进行复位,保证做到等长恢复。对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进行检查,外旋肌群缝回大转子止点,对伤口进行逐层关闭。治疗组采用直接前放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方式进行治疗,帮助患者取侧卧位,在髂前上棘远端3cm左右的位置做切口,指向腓骨小头,在阔筋膜张肌的表面位置逐步向远端的外侧走行,使筋膜层显露,沿肌肉纤维方向,对筋膜实施分离处理;沿脂肪条带向内上方实施钝性分离,直至股骨颈的上方位置,将阔筋膜张肌从缝匠肌分离,使关节囊得到充分显露,将可见的股骨颈切开。使下肢保持充分内旋状态,将大转子从侧后方转至外侧,实施股骨颈截骨,对髋臼进行处理并安装臼杯。对股骨近端进行外旋上抬处理,切除紧张后外侧关节囊,保护短外旋肌群,上抬股骨远端,安装假体柄及假体头;缝合关节囊,对切口进行逐层关闭。

1.3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70分以下为差,70-80分(含70分)为可,80-90分(含80分)为良,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2]。

1.4观察指标

(1)治疗及格效率;(2)术后并发症。

1.5数据处理方法

计量资料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

2结果

2.1及格率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

治疗组仅有1例(2.8%),对照组6例(16.7%),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上以后外侧入路和后侧入路在全髋置换术实际操作过程中较为常用,而直接前方入路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治疗,主要具有恢复速度快、疼痛程度轻等两大特点。不需要对髋部的任何肌肉进行切断处理,就可以使髋关节充分显露出来,术后疗效明显;但操作技术难度相对较大,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3-5]。通过本次研究,可说明DDH低位脱位患者采用直接前放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相对于后外侧入路而言,其术后并发症更少,治疗效果更加确切。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夏亚一,康鹏德.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与加速康复外科[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15):1390-1391.

[2]贾宇东,刘又文,王会超,等.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I、II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比较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7):507-510.

[3]綦珂,李甲,李全,等.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后外侧入路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10(3):260-264.

[4]郑开达,何鹏,荣锡沧,等.外侧与后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2年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31):4929-4933.

[5]桑伟林,朱力波,陆海明,等.直接前入路与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对比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9(5):584-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