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重度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行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妊娠合并重度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行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分析

姚红云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麻醉科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收治妊娠合并重度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予剖宫产术所采用麻醉处理方法。方法:19例研究病例均系2014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妊娠合并重度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并行剖宫产术患者,观察对照组(全身麻醉,6例)和观察组(椎管内麻醉,13例)妊娠结局及术后住院情况差异。结果:两组产妇与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例数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机械通气、ICU停留以及术后总住院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对妊娠合并IPAH母婴结局或无显著影响,但确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与费用,应作为首选。

关键词:妊娠;重度;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剖宫产;麻醉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指不明因素引起的持续性肺动脉压异常增高的进展性疾病,多于中青年人群高发[1]。若合并妊娠将进一步加剧病情恶化,增加心肺功能与血流动力学危害。[2]本文即针对我院针对妊娠合并IPAH孕妇施行剖宫产术中所予麻醉处理措施进行汇总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9例研究病例均系2014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妊娠合并IPAH并行剖宫产术的患者,符合妊娠合并IPAH诊断标准[3],心功能分级均为Ⅲ~Ⅳ级。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全身麻醉,6例)年龄均(28.12±4.05)岁,孕周(30.84±5.11)周,体重(61.35±3.26)kg,初产妇4例,合并咯血3例,肺炎3例;观察组(椎管内麻醉,13例)年龄(27.54±4.13)岁,孕周(29.62±5.42)周,体重(61.17±3.38)kg,初产妇11例,合并咯血6例,肺炎7例。组间资料经统计处理差异均衡可比(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同意书与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2方法所有患者经多学科会诊就终止妊娠时机进行讨论和最终确定,同时予吸氧、控制心力衰竭及降低肺动脉压等处理。入手术室后行心电图及SpO2监测、常规吸氧,实施局麻并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检测有创动脉压,注射等量平衡液。观察组中5例行硬膜外麻醉,于L2~L3椎间隙穿刺,至硬膜外腔后向头侧置管3~5cm,先予3ml2%利多卡因,5min后追加5ml2%利多卡因与8ml0.5%布比卡因予麻醉维持,缓慢、少量注入,控制麻醉平面于T8以下;另8例行腰硬联合联合麻醉,于L3-4椎间隙穿刺,观察有脑脊液流出后,以患者身高体重予以7~10mg0.75%布比卡因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置入硬膜外导管,麻醉平面于T8以下控制。对照组行全身麻醉,静注20mg依托咪酯、20μg舒芬太尼以及50mg罗库溴铵行麻醉诱导,后快速予气管内插管,纯氧控制呼吸,潮气量8ml/kg,通气频率12~15次/min。胎儿一经分娩,即采用双下肢加压驱血带、腹部放置沙袋等方法避免静脉血大量回流,减轻右心前负荷。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年妊娠至产后42d内产妇死亡例数、新生儿产出至28d内的死亡例数和新生儿窒息(1minApger评分<7分)例数;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总住院时间。

1.4统计分析运用SPSS21.0行数据处理,产妇死亡等计数资料表达采用%、n,差异检验使用χ2;ICU停留时间等计量资料表达采用x±s,差异检验使用t。P<0.05表示检验后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不良妊娠结局相较如表2,观察组产妇与新生儿死亡、窒息例数与对照组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

2.2术后情况相较如表3,观察组术后机械通气、ICU停留以及术后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IPAH在现阶段仍为妊娠禁忌,在首次诊断出即应及早终止妊娠,若已至妊娠晚期已失去终止妊娠的机会则应采取多学科综合管理,以确定最佳手术时机,选择适宜麻醉方式,并于麻醉期间予以密切监护与心肺功能保护,以改善母婴结局。

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在妊娠合并IPAH病例中均有成功报道,但大部分学者建议采用椎管内麻醉[4]。因之可有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静脉系统容量增加,减少回心血量与心肌耗氧,于右心前负荷的降低有益。在麻醉过程中无需气管插管,即避免了机械通气对血液循环产生的不良干扰,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肺部感染。但对于凝血功能异常、SpO2低的患者并不适用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是以镇静、镇痛以及肌松等作用进行交感神经兴奋的抑制,于急性肺水肿发生率的降低有益。而且通过呼吸机支持,可使患者氧供得以更好改善,有利于调控机体血容量。但全身麻醉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几率,对患者心脏功能存在一定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对新生儿评分造成不良影响。在本次研究中,两组基本资料、妊娠结局均无较大差异,但采用椎管内麻醉的观察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差异。说明,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母婴结局并无较大影响,但椎管内麻醉可减少ICU入住、机械通气以及术后总住院时间,于促进产妇康复有积极意义。

综上,椎管内麻醉对妊娠合并IPAH母婴结局或无显著影响,但确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与费用,应作为首选。

参考文献:

[1]于海娇,赵丽云.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行剖宫产麻醉管理17例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35(1):49-51.

[2]刘燕.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6):31-33.

[3]杨军.不同麻醉方法对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9):2900-2903.

[4]张春雷,刘亚光,赵丽云,等.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术中肺高压危象的麻醉管理[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36(5):39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