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护理责任制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护理责任制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聚慧

新邵人民医院湖南新邵422900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护理责任制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肝胆外科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70例、研究组70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使用责任制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安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分别为(97.21±5.63)分、(98.65±4.26)分、(95.51±5.36)分均高于常规组(88.62±7.52)分、(86.65±7.09)分、(87.56±3.68)分,P<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较常规组82.8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中,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可推广。

【关键词】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护理责任制;应用效果

肝胆外科是医院中患者发病率比较高的一个科室,患者一般都使用手术治疗,在治疗后,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比较高[1]。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恢复情况与预后,故此,需要在肝胆外科实行有效的护理质量改进方法,以此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使其尽快恢复。我院对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后,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情况作如下介绍:

1.基本资料与护理方法

1.1基本资料

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肝胆外科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70例、研究组70例。常规组由35例男性与35例女性构成,年龄均处于28岁-60岁这一范围内,平均是(39.65±4.82)岁。研究组由28例男性与27例女性构成,年龄均处于46岁-66岁这一范围内,平均是(60.40±3.64)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已经获得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及批准,且患者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均已经知情,并签订了同意书。将合并有严重肝肾疾病、精神疾病、行为异常、认知障碍等患者剔除,对两组的临床资料施予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较。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使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用药护理、生活护理、术后安全护理等,研究组使用责任制护理,方法为:①分级管理,将科室中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可由5-7个人为一组,每组中由一名经验较为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其余的护理人员每人负责2-4个病床,实现一对一的责任护理。在护理前,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责任护理的流程。②对围术期的护理流程做完善并培训,由全组护理人员对每位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做讨论,并制定出符合患者实际的护理方案,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术前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讲等,术后对其进行并发症管理以及生活指导等护理,以此提高预后效果。③改变排班制度,使用弹性排班的方法,适量吸取护理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排班,护理组的组长应不定期的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④分组管理,对每组护理组中的患者进行小组护理,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护理职责,对其护理方法与护理态度等进行评价,若发现有护理质量不合格者,应该让其再次培训。对护理人员实际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提出解决方法。并提前制定好护理组中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以此提升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护理的质量,分为护理安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三部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观察,分值为0—100分,60分以下即满意度为差,60—80分即满意度为良,80—100分即满意度为优。总满意度=优评率+良评率[2]。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以SPSS19.0处理,[例(%)]为计数资料,χ2检验;()为计量资料,t检验,有差异时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

研究组护理安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评分分别是(97.21±5.63)分、(98.65±4.26)分、(95.51±5.36)分,常规组患者护理安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分别是(88.62±7.52)分、(86.65±7.09)分、(87.56±3.68)分,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70例患者中,护理后满意度为优的有37例,占比52.86%,满意度为良有31例,占比44.28%,满意度为差的有2例,占比2.86%,总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70例患者中,护理后满意度为优的有25例,占比35.71%,满意度为良的有33例,占比47.14%,满意度为差的有12例,占比17.14%,总护理满意度为82.8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肝胆外科患者在治疗后,常常会有生活自理的情况,此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而肝胆外科护理中具有风险性高、工作任务重等特点,这使得该科护理人员在护理中会有厌烦情绪,影响护理质量[3]。在以往的肝胆外科护理中,具有不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承担同样的护理责任,这种护理模式无法体现出护理资源的均衡原则,限制了护理质量的提高。责任制护理改变了以往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的管理,使得护理人员的技术、工作职责相互结合,由责任小组管理同样的一组患者,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感,能够更快的发现护理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善,有效的提升了护理的质量。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安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责任制护理的方法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应用护理责任制,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静.护理责任制在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259-260.

[2]龙大英.护理责任制在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2):163-164+171.

[3]朱晓静,胡倩.护理责任制对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