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郭旭斌

郭旭斌山西省长治县苏店学区047100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将由“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语文教学不再单纯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关注学生发展,关注社会发展,因地制宜,开发与运用地方文化资源,是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何结合农村课程资源开发,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追求快乐而富有教育意义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确定了“开发课程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开展研究与探索。

一、凸显主体地位,自主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教师必须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个较全面的认识,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实践活动,学习各地的成功经验,举办讲座。通过学习,使教师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实施要求、实施方式、实施步骤,也为实验主题的选定打开了思维空间,提供了理论帮助。

在组织活动时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的组织、实施中力求做到选题实、分工实、材料实、过程实。在学生的组织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开好选题会、分工会、活动指导会、活动汇报小结会,确保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自然、社会广阔的天地里,引导学生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亲历活动过程,重在情感经验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实践、亲身体验,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的养成。

在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不重视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在活动过程中,要学会与人合作,共同探究,学会交流与分享探究的成果,在实践中运用,巩固听、说、读、写能力,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方式上实现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

三、立足农村实际,开发课程资源

1.“本地民俗文化知多少”。教给学生参观、访问、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了解老顶山等风光名胜的雄伟壮丽、优秀动听的歌谣传说、民俗习性的由来以及“游大龙”、“芋子饺”等风情风味。通过活动,学生编写了《长治民俗文化》、《城隍庙的传说故事》两本旅游小册子,写下了《长治城隍庙的考察报告》、《从对联看长治的人文内蕴》等调查报告,既丰富了校本课程资源,又让学生体验到了长治丰厚的人文资源,培养了学生的爱乡之情。

2.在生活中学会习作。让学生走进生活,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选取了不同的内容。如:观察母亲的言行,感受母爱,表达母爱;观察父母的外貌特点,并写下来;把自己的发明、创造介绍给大家;观察家乡的变化并写下来;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下它的特点等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解决了学生无话可写的问题,学生变得乐写、爱写、主动写,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学会了观察生活。

四、精心组织活动,抓实研究过程

1.在活动内容的选择方面,力求紧密联系当地实际,充分挖掘地方丰厚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使研究主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健康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形成问题意识,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从实际活动中感受家乡丰富的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底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在活动的实施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分组,自主选组长,再由各小组组织成员开好选题会、分工会,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实践活动记载表、实践活动报告单,撰写活动心得体会。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在情感、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了和谐发展,学生在自主感受、领悟与表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则主要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