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三阴性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

高明邢亮季静钮亚珍

高明邢亮季静钮亚珍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05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及病理特点,并与非三阴性腺癌对比。方法: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72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所有病例术前均行数字化钼靶X线检查并经手术或病理结果证实。其中TNBC54例,NTNBC318例。比较两组患者数字化钼靶X线征象与病理特点。结果:TNBC在组织学分级以中、高级为主,钼靶X线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肿瘤形态多表现为类圆形,边缘多光滑单纯性肿块,钙化较少见与非三阴性乳腺癌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而在发病年龄、肿块大小及病理类型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在数字化钼靶X线表现、组织学分级、肿瘤形态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了解乳腺癌的数字化钼靶X线征象有利于提高TNBC的诊断准确率,并帮助临床医师预测乳腺癌类型,制定最优的诊断治疗方案。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钼靶X线特征;淋巴结

【中图分类号】R339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338-0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手术切除的女性患者372例进入本研究,其中TNBC54例,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451%。年龄33~85岁,平均年龄512岁。非三阴性乳腺癌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515岁。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数字化钼靶X线检查,且未行新辅助化疗并具有完整的临床病例资料。

12数字化钼靶X线检查:372例患者均采用美国GE800数字化钼靶机行乳腺钼靶X线轴位及内外侧斜位检查,必要时加拍病灶的局部加压放大摄影。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由2名专职从事乳腺影像诊断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共同读片,并对病灶不对称、肿块、钙化、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将肿块样病灶根据形态、边缘分为类圆形、分叶状和不规则肿块组,边缘清晰、模糊和有毛刺组。对所有患者的X线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免疫组化诊断标准:术后标本经4%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4um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判定标准①ER、PR≥10%的肿瘤细胞着色为阳性;②HER-2的表达评分为阴性、(+)、(++)、(+++)。其中(++)、(+++)为HER-2的表达阳性。同时满足ER、PR均为阴性且HER-2为阴性或(+)的诊断为TNBC,否则诊断为NTNBC。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视为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3结果

31TNBC和N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比较:在组织学分级中,TNBC在低级别、中级别、高级别分别为5/54(82%)、39/54(722%)、10/54(185%),而NTNBC在低级别、中级别、高级别分别为66/318(208%)、204/318(642%)、48/318(151%),TNBC组组织学分级较NTNBC组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6875,P=0032),TNBC组在腋窝淋巴结转移为29/54(538%),NTNBC组腋窝淋巴结转移为118/318(371%),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5320,P=0021)。而TNBC中浸润性导管癌为41/54(759%),NTNBC中浸润性导管癌为232/318(73%),两组患者病理类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436,P=0979)。

32TNBC组和NTNBC组患者钼靶X线特征对比:TNBC组仅表现为单纯肿块型的病变所占比例为593%(32/54),NTNBC组为443%(141/318),(x2=4130,P=0042);在钼靶X片显示钙化的患者中,TNBC总的钙化比例为222%,低于NTNBC的比例38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5035,P=0025)。而在其它钼靶X表现如不对称性密度增高、团片影,不对称密度增高等表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3TNBC组和NTNBC组肿块型病变特征的对比:NTBC组中以肿块型病变中表现为肿块边缘清晰者22/54(407%),NTNBC仅为31/318(97%),NTNBC则以毛刺、边缘模糊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9,P=0001),形态学方面TNBC则以类圆形比例较高为22/54(407%),在NTNBC组中仅为46/318(145%),NTNBC则以不规则型为主202/318(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16,P=0001)。而在肿块平均大小中,TNBC为24cm,NTNBC为27cm,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乳腺癌因其不同的亚型,在病理表现及钼靶X线征象上也不尽相同。故对于同样是乳腺癌的患者,治疗方式及预后转归有显著区别。2006年,Bryan[1]提出免疫组化因子ER、PR、HER-2均表达为阴性的乳腺癌,即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与BLBC在临床和病理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TNBC在ER、PR、HER-2均表达为阴性,故这类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无效,化疗是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2]。由于TNBC的这些特性,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对TNBC及NTBC在钼靶X线征象、病理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目的在于提高X线诊断科医师对TNBC的认知及诊断水平。国外文献报导TNBC约占乳腺癌总数的10%~26%[3]。本组37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TNBC患者54例,占其总数145%。本组研究中TNBC患者与NTNBC患者在年龄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本研究显示TNBC的钼靶X线表现为边缘清晰、圆形的单纯性肿块,钙化的发生比率较少。典型恶性征象如毛刺及分叶状肿块、多形性微小钙化等在TNBC上较少见到,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但因X线较难显示此类乳腺癌的内部特征,又如与NTNBC相比,部分TNBC缺少乳腺癌的典型恶性征象而类似于良性肿瘤的表现,无毛刺的肿块和多条形钙化的缺失。

总之,TNBC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而表现出的病理和钼靶X线征象,有助于此类乳腺癌的X线诊断,对于评估预后和临床制定相应的诊疗计划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参考文献

[1]PerouCM,SorlieT,EisenMB。eta1.Molecularportraitsofhumanbreasttumours[J].Nature,2000,406(6797):74-752

[2]Reis-FilhoJS,TuttAN.Triplenegativetumors:acriticalreview[J].Histopathology,2008,52(1):108-118

[3]Reis-FilhoJS.TUttAN.Triplenegativetumours:acriticalreview[J].Histopathology,2008,52(1):10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