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设”与“生成”比翼齐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让“预设”与“生成”比翼齐飞

周金权

周金权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态生成、呼唤生成的课堂。这与提前预设并不矛盾,因为生成的前提是预设,生成是充分预设后的精彩。本文重点谈一谈在认真钻研教材、充分预测学情的基础上提前做精心预设,这样“生成”之花才会不断绽放。

关键词:预设;生成;精彩课堂

精彩的课堂呈现是每个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是师生共同演绎的一曲合奏,它应来自于有效的预设和精彩的生成。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态生成、呼唤生成的课堂,这是否可以淡化预设呢?笔者认为不仅不能淡化,而且应当加强。当然,能够抓住课堂教学中一闪而过又难于觉察的生成点,进入“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的境界固然值得惊喜。但这需要教师对教学全过程的真情投入,对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关爱,更需要广博的学识和超常的自信和从容,方能进入这美妙的佳境。然而,在新课标下,对于每堂课提前预设实际上较原来的教学设计要求更高,因为生成的前提是预设,生成是充分预设后的精彩。教师只有对文本及课堂的宏观、微观领域做深入研究,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程序进行有效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出现精彩的课堂。那么,如何利用课程资源,提前精心设计,使生成更精彩呢?下面,笔者将谈一谈在学习与实践中的一些收获。

一、在流程设计中生成

著名教育家王荣生教授认为:“‘流程’是课堂教学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语文课堂流程走向是‘预设’的,关节点是精心设计的。”这一观点明确了在一堂课里“从起点的辨认,终点的确定,中间2—3个环节的把握上”(王荣生语)都应当提前做好相应的预设,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某种停滞,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预设的轨道。这样,“预设”与“生成”在课堂中交替推进,最终到达课堂教学的终点。

下面,笔者以著名特级教师郑桂华《安塞腰鼓》教学实录为例做具体说明。课的起点是学生对课文缺乏感觉,教师预设放录像来调节,让学生说出观看后的感觉。接着,教师将学生对事物的感觉转移到文本: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能否产生新的感觉,当学生对感觉的补充陷入停滞后,教师启发:有没有发现有些句子传递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能不能独立地圈一圈?学生开始找句子,交流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再接下来教师将课堂延伸到感觉精细化环节:能不能把我们的思考推进一步,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些句子?它们在句式上有什么特征?学生觉得有点难,教师调整:也可以从词语选用上考虑,小组内合作交流。学生讨论5分钟后,教师将课堂引向终点: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教师不断调整发言的流向,使交流充分,并不断增加交流角度,从言词表达修辞手法,到写作对象,再到作者,直到学生意识到“语句传递精神”为止。这其中“预设”与“生成”如繁星般自然涌现,精彩纷呈。

从郑老师的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的生成,是在教学流程调控下的生成,是朝着流程终点的有方向生成。”(王荣生语)也就是精心预设下的精彩生成。

二、在有效设疑处生成

教学过程是一个对话场境的生成过程,在教师的设疑、解疑过程中不断地将内容引向深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设得巧、问得准。要根据教材、学情预测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提前有效预设问题,这样才能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在教学鲁迅《故乡》一文,对于杨二嫂这一人物复杂性的认识,学生大多停留在对她市侩性格特征认识的层面。于是我在此处提前预设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杨二嫂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学生在一阵讨论之后,我继续设疑:“杨二嫂的豆腐店还开吗?”学生讨论,都认为杨二嫂的豆腐店关门了。“关门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答:“人们没有钱买,豆腐卖不出去了。”“生活困苦,为了生活她变得更加势利。”学生此时认识到不仅出生贫苦的农民闰土遭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就连小市民习气极重的杨二嫂也深受旧社会的压迫。她那种令人憎恶的市侩性格也是旧社会扭曲的结果,从而明白了鲁迅先生刻画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的用意所在。

这一教学片断,生成因基于教师提前对教材、学情的把握而进行了有效预设。疑问因借于生成而豁然开朗。正由于教师有目的地设疑,才有了充满智慧的精彩生成。

三、在活用教材中生成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好这个“例子”,帮助学生活学活用,把课本潜在的资源发掘出来,提前合理预设,一定会有预料不到的精彩生成。

笔者在一次省级比赛中,教授的是《中国石拱桥》。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这种文体的教学往往比较枯燥。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课堂出彩呢?笔者总体的设计思路是:小处着手,牵一发而动全身。即着眼于课题,采取层层剥笋的方式。先理解“拱桥”、再理解“石拱桥”、最后到“中国石拱桥”。一层一层和课文内容对照。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总结事物的特点,归纳说明方法,明确说明顺序。在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这一内容时,先自读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之后,对于学习卢沟桥这部分内容,笔者做了这样预设:请同学们自读卢沟桥这部分内容,提取有效信息,以一位小导游的身份,为卢沟桥这一景点写一段导游词。当同学们写好导游词,笔者将之前做好的多媒体动画(配上优美音乐的一张张卢沟桥的精美图片)展示在大屏幕上。伴随着动听的音乐,欣赏着精美的图片,聆听着学生精彩导游词的朗诵,所有的同学和听课教师都被征服了。大家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为学生丰富的创造力而鼓掌,为课堂精彩的生成而鼓掌。

四、在空白探究处生成

接受理论研究指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它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未定性,为学生进入这一未知领域预设一条入口,让学生利用想象,再造想象进行补白,实现阅读教学的动态生成。

余映潮老师在教学《过故人庄》一诗时,在吟读、译读、背诵的基础上安排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教学环节——“说读”:对诗人说话,把诗意扩展开来,即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写的东西,然后对诗人说话,一学生展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句的说读:诗人啊,一棵棵茂盛的绿树把村子围了一个圈,小鸟展开翅膀在蓝天中飞翔,亮着自己清脆的喉咙,欢乐地歌唱着,一只大公鸡在悠闲地散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着。意境多美哪!这一环节为学生揣摩诗意、探究诗意留下了创造的空间。余老师充分挖掘诗歌的画面空白,提前进行巧妙预设,让学生去补充去想象,由文字到画面再到文字,挖掘了学生的文学审美潜能。呈现出别样的课堂风采。

五、在拓展延伸中生成

一篇课文学完后,并不是学文的终结,而应当是生成持续张扬的契机,可以让学生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笔者在一次市级比赛中,教授的是出自《礼记》的一篇年代久远的文言文《大道之行也》。课文讲述的是身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对大同社会的理想。这样的文言文对现代的中学生来讲:内容较生疏,理解有难度,学习缺热情。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努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按照读文、解文、背文、拓展的教学流程进行。在学生大体了解内容,基本会背诵的基础上。拓展延伸环节,笔者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当下社会在哪些方面基本实现了大同社会的理想呢?小组内相互讨论,待会儿我们交流一下。”接下来的回答是课堂精彩的呈现,同学们联系课文从当前社会各方面举例:有的同学说:“大多数人都有了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这就叫‘男有分,女有归’”。有的同学说:“孩子们都上了幼儿园,老年人可入敬老院,这就叫‘幼有所长,老有所养’”。还有同学列举了国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实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例子。精彩的发言,引来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这种拓展性预设把课本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课本变得和现实如此接近,不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抽象的政治名词,还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思想,现如今我们都能找到鲜活的注解。同学们在思考与表达的过程中,大大增强了爱国主义的感情,这种感情是自然流露,无任何斧凿的痕迹,远胜枯燥的道德说教。这样的有效预设,自然生成出真实、精彩的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通过有效预设,努力为学生搭建起能够发挥其创造力的平台,激活其思维,点燃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火花,学生才能更有效地挖掘文本资源,渐渐进入阅读的再创造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要尊重学生,但不是信马由缰,放任自流,而是应巧妙地引导学生回到预设中,只有在“预设”的“沃土”上,“生成”之花才将不断绽放。只有让“预设”与“生成”比翼齐飞,才会先是“生小成”,而后“集大成”。

(作者单位:安徽省来安县第三中学23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