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线评估技术指标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城市地下管线评估技术指标构建

胡华望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4

摘要:为保障市政管线敷设公共安全空间,集约利用城市道路地下空间资源,提升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本文针对城市地下管线存在问题,提出道路空间充裕度、管线完善率、管线布置集约度等定量评估指标。

关键词:地下管线、定量评估指标

城市地下管线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的功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管线的种类在不断增加,地下空间资源日趋紧张,各类地下管线缺乏统筹协调,以至于各类管线在平面及竖向布局中矛盾突出,导致地下管线运行安全风险逐步凸现。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管线问题,相继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各城市编制地下管线综合规划。本文结合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编制,针对城市地下管线布置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地下管线评估定量指标,为评价城市地下管线服务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1、道路空间充裕度

城市道路是地下管线的主要载体,根据目前规范要求和检修运行需要,在道路的一个平面投影空间范围内仅能敷设一条管线,不允许管线在垂直方向上重叠敷设,因此城市道路下可供地下管线利用的空间资源是有限的。随着城市地下管线种类不断丰富,以及城市地下空间设施的发展,对地下空间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本文采用道路空间充裕度指标对道路下的管线空间可利用水平进行评估。

道路空间充裕度A=(1-现有管线及防护空间的投影面积/道路面积)

根据现有规范中,工程管线之间有最小水平净距要求,以保证各管线运行互不干扰和更新维护空间,因此管线本身及管线两侧最小防护距离所占据的空间,都可认为是管线已利用空间。本文梳理国家相关规范中管线平面布置要求,提出各类管线安全保护范围如下:

通过道路空间充裕度指标,可以提出城市道路地下空间利用水平评价,对空间利用已经较为紧张的路段进行重点维护和监管;对规划新增管线以及其它须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工程(如道路高架、隧道等)的路由选择、优化提供一定支撑;同时对城市综合管廊布局提供依据。

2、管线完善率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各类管线分属不同的单位管理,管线建设缺乏统筹,各类管线一般不与道路建设同步铺设,多由管线单位在道路建成后根据城市发展需求自行建设,导致各城市道路下管线种类不一,影响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地下管线种类是否齐全是反映道路管线是否完善的重要因素,本次提出管线完善率指标,对道路管线完善程度进行评价,反映城市地下管线的服务水平。

管线完善率B=道路下现有管线种类数量/应有管线种类数量

其中道路下现有管线种类数量以管线普查数据为准,应有管线种类数量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结合各类管线专项规划尤其是城市排水体制区域划分、集中供热区域、再生水利用区域来确定。一般城市道路应有管线种类为给水、雨水、污水、电力、通信(含广播电视、移动、连通、电信、交管等)、燃气、热力等7类管线。

3、管线布置集约度

由于管线建设缺乏统一的管理,现状管网资源共享机制也不健全,部分路段敷设多条同类管线的现象也屡禁不止,重复占用道路下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下空间资源的紧张局面。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部分建设年代久远的管线因管材老化等原因不能满足管线运行安全要求,处于逐步更换的过渡阶段。老旧管线在被替换失去使用功能后,并没有从道路下空间取出,也占据一定的地下空间资源。本次针对地下管线重复敷设问题,提出管线布置集约度指标,以评价地下管线本身集约利用的程度。

管线布置集约度C=标准管线排数/现有管线排数

其中标准管线根数指根据道路红线宽度、管线布置特征,道路下应敷设的管线数量,现有管线排数为现状管线普查统计数量。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提出各道路红线宽度下标准管线布置排数,具体如下:

标准管线排数

通过管线布置集约度指标,可对既有道路管线布置集约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对管线布置集约水平较低的道路提出改造规划要求。

4、结论

本文结合城市地下管线建设过程中配套不完善、管线敷设空间紧张、管线重复敷设占用道路空间资源等问题,相应提出了道路空间充裕度、管线完善率、管线布置集约度等指标,可作为城市地下管线评估定量化的参考。

作者简介:胡华望(1984-),男,硕士,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工作。

E-mail:huhuaw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