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班级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构建和谐班级之我见

刘晓梅

刘晓梅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大河第二小学733000

和谐的师生观,是建立在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良性互动与教学相长的基础上。陶行知先生在《我之学校观》中说到:“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师生之间应当相依为命、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学校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主体个性的张扬和发展。只有不断创设适应主体性发展的班级环境,学生的主体潜能才能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

我认为,一个和谐班级的营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班级管理中要求师生讲民主平等

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充当班级的主人,让他们在“当家作主”中获取成功,增强自信心,学会自主,实现其自身价值。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来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间的互相学习、帮助、关心,学会爱他人等,对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态度也会在学生身上产生不同的心理效益。因此,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像朋友一般去尊重、信任、关心、理解他们,使他们在受尊重的氛围里,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里,自主地参与班集体的管理。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人人不同,个个千差万别,教师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他们。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状况及学习情况等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体现了对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尊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这样,一个班有着良好的班风,学生在此生活学习、健康成长,乐在其中;教师上课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班主任管理得心应手,乐在其中。作为一名班主任,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去营造良好的班风,是行之有效的。

二、在班级管理中要求学生自我管理

所谓学生自我管理,实际上是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在班主任指导下,班级主体以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学生自我管理,单靠班主任或几个学生干部的努力是绝对做不好的,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动员全体学生参与班级日常事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播下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蕴藏着极大的潜能,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处于被“管”的地位。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建立符合班级实际的管理机制,将他们从“被管”的位置上解放出来,交给他们自主的权力,使他们在班集体中明确义务、承担责任、学会管理,从而提高主人翁意识。这不仅要求班主任逐步完成“教师主管——师生共管——学生自管”的班级自行运转机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帮助他们选择施展才能的场所,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机会,让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使学生能在班集体管理中找到快乐、找到成功,各尽其能,各显其长。

班级工作人人做,集体的事情大家管,形成班级工作网,进而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班级领导核心,使他们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为班集体做出了贡献,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管理热情。让学生在“当家作主”中学会自治,建立班级自行运转的机制,班主任不仅要注意设置多种管理岗位,还要不断扩展班级管理空间。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不是指个别的、局部的,应该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关注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班级中的每个成员对班集体工作的构思、设想、建议,对班干部工作的意见,同学中的问题,对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意见、建议等,都可以用小纸条的形式投入信箱。

实行班级学生自我管理,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都处于管理和被管理体系之中。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使用班干部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在集体中担任满意的角色。这样,民主意识得到增强,就会焕发出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事实证明,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现得越充分,积极性就越高,班风学风就越好。

三、在班级活动中要求学生自主设计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主任不仅要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要全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班级活动情境,由学生自己出主意,自主制定活动的目的,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主组织实施,自主进行活动成果评价。

如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主题班会课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找素材,结合身边人讲身边事,让学生家长及教师参与活动,通过小品、情景剧表演等,对学生进行教育,避免了空洞说教,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又如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小报。他们将自己画的画、写的作文等登载在小报上,供同学们阅读。一学期下来,对小报进行量化评比,看谁办得更好。也可让学生独立组织歌咏比赛及篮球、乒乓球比赛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体魄,增强了学生的毅力,使学生主体能力得到充分展示。

和谐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只有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地相处,才能够在同一高度上互相要求、互相监督,建立一个和谐的、高素质的班集体。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班级管理路子,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