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化茧成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1

脱胎换骨,化茧成蝶

孙芳

——浅谈小学教师如何尽快转型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孙芳山东省平邑县武台镇东武沟完小273302

摘要: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在传统教学中寻求突围,这将关系到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笔者从实际出发,谈谈自己一些浅薄观点。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师适应性转型

一、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三大弊端

1.教师是教学主导与主体的统一体。在传统教育的课堂上,课堂的“话语权”牢牢控制在老师手中,学生只是简单地回答老师的提问,甚至在有的课堂上,学生只要懂得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传统教育的模式就是在一间教室里面,师生间面对面在讲台上下完成一节节的讲授课,教学载体是在通过小学数学书本的基础上利用黑板演示来进行的,包括时下流行的多媒体,师生间的常态行为被局限,于是相对固定的教育方式只能生产出同一类型的人才,创新无法产生。

3.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在多次“遏制”与“反遏制”中一次次受挫。因为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还是很欣赏那些性格乖巧,言听计从的学生,把那些个性张扬,不拘小节的人斥为异类,实行“包围式打击”。师生之间实际上就是单纯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没有心灵的碰撞,没有对教育的共同磋商。

二、新课程呼吁数学教师关注学生,关注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研究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效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由此可知,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学生发挥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性,从学习材料中学习,学习什么,要自己作主,这一转变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习惯;教师教学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将课堂塑造成“快乐享受的地方,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要打造“艺术课堂”,让学生“享受快乐”;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能力、情感、价值观”转变,课堂学习要由知识培养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想让学生踊跃参与,关键在于激发他们参与欲望。有的老师说,学生参与的关键是创设一种氛围,让同学放松下来,教师和学生只有在课堂中处理好平等友爱的教学关系,学生才会跃跃欲试,学生有了参与的热情,参与课堂的能力就成了关键。老师们都感受到要保持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一定要使学生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的。因此,课前一定要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成果”可以展示。要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老师的指导也很重要,

三、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成功转型必备的基本素质

1.众所周知,我国教育一直主张素质教育以德为先的原则。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思想素质,才能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才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以充分的热情投身到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学生也才会被受感染,受鼓舞,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全面激发,“以德为先,身正为范”。

2.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做好教师的必须条件,是促使教育获得发展的巨大发展的强大动力。拥有理想的人格魅力就会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

3.教师扎实的业务水平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包括系统的现代数学教学理论知识,完善的小学心理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技能,娴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突出的改革和创新意识,这些基本素质将在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活动中成功转型中起主导作用。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成功转型过程中的注意点

1.尊重学生差异,不能刻意“高效”。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的不同,导致不同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一个群体。如果教师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办法,就会造成更大差距。因此,教师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个性差异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层教学。

2.尊重教学规律,做到数学教学的可持续性原则。很多年轻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在教学活动中脱颖而出,往往在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提高教育质量,虽然教学效果值得嘉奖,但是却违背规律,甚至揠苗助长,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影响,反而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刘电芝《进修计策研究》.人民教育出书社,1999年版。

[2]蒯超英《进修计策》.湖北教育出书社,1999年版。

[3]魏声汉“进修计策初探”,《教育研究》,199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