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69例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69例临床治疗分析

康志飞

康志飞(内蒙古鄂托克旗医院外科016100)

【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208-0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9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9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通过观察询问了解其致伤原因、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做出早期诊断并实行手术治疗。结果69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治愈66例;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2例患者因肝脏破裂,出血性休克而死亡;治愈率为95.65%。结论腹部开放性外伤应早期诊断,及时剖腹探查以避免漏诊,合理的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腹部创伤患者的死亡的关键。

【关键词】腹部开放性外伤早期诊断治疗措施

腹部损伤的发病率在平时约占各种损伤的0.4%~2.0%;战争年代的发病率可高达50%左右。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腹部开放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多为锐性外力所致腹壁裂开或穿通。开放性损伤时因腹腔与外界相通,可导致腹部内脏损伤;腹壁伤口穿破腹膜者为穿透伤,无腹膜穿破者为非穿透伤;其中投射物有入口、出口者为贯通伤,有入口无出口者为盲管伤;常由刀刺、枪弹、弹片所引起。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9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9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其中男45例、女2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36.5岁。患者致伤原因:刀刺伤41例、坠落伤20例、枪击伤8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其中13例患者伴有失血性休克。

1.2损伤部位:单纯腹壁损伤27例、占39.13%;小肠系膜损伤10例、占14.49%;结肠破裂7例、占10.14%;十二指肠破裂7例、占10.14%;脾破裂6例、占8.7%;肝破裂5例、占7.25%;结肠损伤4例、占5.8%;胃破裂3例、占4.35%。

1.3治疗方法:69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全部实施剖腹探查术,首先为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放置鼻胃管及尿管,1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快速输入平衡液以补充血容量;根据受伤脏器的位置就近选用切口进腹探查,27例单纯腹壁损伤患者给予清创缝合术;10例小肠系膜损伤患者给予肠系膜修补术;合并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迅速急诊手术,进行修补,无法修补的可视情况进行部分切除或者全切除;枪击伤患者取出弹片,修补成功后用生理盐水加少量抗生素对腹腔进行冲洗,放置引流管,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足量广谱抗菌素,并预防休克、进行胃肠减压及对症治疗。

2.结果

69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治愈66例;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2例患者因肝脏破裂,出血性休克而死亡;治愈率为95.65%。

3.讨论

腹部开放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损伤的范围及严重程度、是否涉及内脏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暴力的强度、速度、硬度、着力部位和作用力方向等因素。此外,内脏的解剖特点、功能状态以及是否有病理改变等内在因素也有影响。由于患者致伤的原因、受伤的器官及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以及是否伴有合并伤等情况,因此,导致本组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其临床表现因患者受伤器官性质的不同而异。而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是内脏损伤后引起的大出血、休克、腹膜炎、感染等[1]。

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病史和体格检查是诊断外科疾病的主要依据,腹部损伤也不例外,但因患者伤情重、时间紧,不允许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为尽可能做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应边询问病史边进行体格检查,同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如维护呼吸道通畅、暂时控制出血、输血补液及抗休克等。开放性损伤诊断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是否有内脏损伤,其次是什么性质的脏器受到损伤和是否有多发性损伤;因患者腹壁均有明显伤口,一般需要行剖腹术;而单纯的腹壁损伤伴有严重软组织挫伤者,其腹部体征非常明显而易误诊有内脏损伤;[2]创口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损伤的轻重,细小的高速投射物及刀伤都可引起致命的内脏损伤。有文献报道,因交通事故、工伤意外、打架斗殴和弹片致伤者,多发性损伤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本组研究资料,多发性损伤42例,占60.87%,与有关报道相符。因此,当腹内脏器损伤诊断已经确诊,尤其是伴有休克者,应抓紧时间处理、不能因延误手术时机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本组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2例患者因肝脏破裂,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正确选择和尽早进行确定性治疗方案,对腹部开放性损伤的预后关系很大,因此,要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单纯腹壁贯穿伤,彻底清创后可行一期缝合;患者一旦确诊腹部脏器损伤,均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但不可扩大伤口探查腹腔,以免发生伤口愈合不良、裂开和内脏脱出。原则上是先处理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穿破性损伤;对于穿破性损伤应先处理污染重的损伤,后处理污染轻的。当内脏损伤处理完后,彻底清除腹内残留的异物、组织碎块、食物残渣或粪便等;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对污染严重的部位应反复冲洗,然后将冲洗液吸净;污染较重者,皮下应留置引流物,是预防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患者术后应加强抗炎、给予营养维持及对症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腹部开放性损伤手术止血是最根本的治疗措施,而术中探查避免遗漏脏器损伤[3],合理的处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何本勇.闭合性腹部外伤50例外科治疗分析.实用新医学•临床研究,2008.8.9(8):725.

[2]黄志强.腹部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5.

[3]王迅.闭合性腹部外伤89例临床分析.中国临床医学,2006.10.2(5):773~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