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HBsAg检查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学龄前儿童HBsAg检查结果分析

邹先琼

邹先琼(湖北省公安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公安434300)

【摘要】目的:了解现阶段我县学龄前儿童HBsAg的携带状况,评价学龄前儿童HBsAg感染趋势,为乙肝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7-2009年我县幼儿园20946名儿童检测HBsAg。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153例,1997-2009年阳性率分别为2.277%,0.8329%,0.926%,0560%,0.804%,1.267%,1.107%,0.4367%,0.247%,0.16%,0.16%,0.13%,0.10%。各年度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我县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自实施在新生儿中普遍接种乙肝疫苗的预防措施,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儿童;HBsAg

【中图分类号】R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373-01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特别是儿童患上乙型肝炎后,对其今后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乙肝也是肝硬化和肝癌的常见病因。血清中HBsAg是乙型肝炎感染的标志物,为了解幼儿园儿童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我们用酶标法进行检测。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对象:我县1997年至2009年城区幼儿园在园1-7岁儿童,共20946名。

1.2检测试剂:HbsAg检测试剂盒购于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方法与仪器:酶标法,用anthos2010酶标仪,所有操作及结果判断均按仪器及试剂说明书执行。

2结果

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153例;1997-2009年度我县城区幼儿园儿童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可以看出,我县1997~2009年儿童HBsAg携带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97年、2002年、2003年是查出HbsAg(+)最高的年份,近年来逐渐呈下降趋势,2009年HBsAg阳性率为0.10%,远低于卫生部颁发的(2006-2010年全国乙型肝炎防治规划》中5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l%的目标,处于较低水平。

3讨论

我县儿童HBsAg携带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与目前乙肝疫苗的广泛合理应用和人们的保健意识提高有关:

(1)准妈妈们在孕期中后期的干预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县采取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孕妇进行孕期检查和孕期干预,降低了幼儿的乙肝发病率:①在婚前体检中如发现乙肝或携带者,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工作,劝其在乙肝e抗原阴性时怀孕以减少宫内感染的机会。因孕妇乙肝e抗原阳性、HBsAg阳性者,其婴儿5%一10%会在宫腔内受到感染。②孕妇在产前检查做乙肝感染指标的检查,阳性孕妇在妊娠第7~9月每月各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00U以降低围生期宫内感染的机会。如果孕期未进行有效阻断.胎儿分娩时经过产道也易感染。这种种情况应进行剖宫产,防止产时感染,减少母婴传播。③在新生儿出生后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也是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传播的最佳措施,乙肝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间隔15d再注射200U,通过对孕妇和儿童的乙肝疫苗免疫措施,使得儿童乙肝携带率大大降低。

(2)乙肝疫苗接种是迄今为止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为提高乙肝疫苗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县保健院强调:①提高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尤其是新生儿接种率。②及时补种,提高免疫效果。③加强疫苗接种管理,使用合理、有效的疫苗,做到全程免疫。学龄前儿童是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2~6岁儿童,一般都在幼儿圆集体生活,易被HBV感染,应引起重视。

(3)不能忽视在日常生活中乙型肝炎预防,家庭生活密切接触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原因在于父母与子女的密切接触,特别是通过做饭、母亲的不正确喂奶方式和饮食的接触传播有关。同时对HBsAg阳性家长进行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作好儿童乙型肝炎抗体检测,对于免疫应答率低下的儿童要及时补种疫苗。

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或实行人工免疫以后机体所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初次感染或抵御乙肝病毒的再次侵袭,199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已成为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国家乙肝免疫预防策略对推动乙肝防治起到了巨大作用,此后出生儿童的乙肝感染率有了明显降低。幼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比其他人群更易感染乙肝病毒,因此,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应加强孕期干预,降低儿童HbsAg(+)状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提前实现国家乙肝预防规划中的5岁以下儿童乙肝携带率<1%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来,陶其敏.努力规范肝脏疾病的免疫学诊断[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