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热降火汤及其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自拟清热降火汤及其临床疗效

曾峰曾柏林

曾峰曾柏林(湖北省嘉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嘉鱼437200)

《方药组成》

知母60克,石膏100克,生地60克,玄参30克。

《功效》

清热降火,止渴除烦,降压止血。

《主治》

温热病壮热不退,口渴心烦,头痛神昏,脉洪大等,实热亢盛之证,亦可用于阴虚火旺,头痛头晕,牙龈肿痛,口疮口臭,鼻孔出血,自汗盗汗,骨蒸潮热等证。

《制?煎?服法》

石膏、碎后须碾成极粉沫(易于煎出有效成份)

其它三味均要切成薄片,先将石膏未倒入罐中,加水两碗(约1千克),放炉上煎沸约30分钟后,下余三味药煮沸,文火煎约30分钟,倒出加白糖少许拌和温服,日三次,病重者夜一次,于空腹时服,每剂药煎三次。

《加减法》

若火热盛者,加知母40克,足前成100克,加石膏100克,足前成200克,若火热不盛而阴虚者,减石膏50克,加生地40克,足前成100克,加玄参30克,足前成60克,加麦冬30克若鼻出血不止者,加枙子20克,若骨蒸潮热者,减石膏加丹皮20克,地骨皮30克。

《禁忌》

忌食胡椒粉,五香粉、生姜、大蒜及一切火辣、油炸、枯炒容易生热生火之物。

《食宜》

宜食生梨、甘庶、荠、苹果、香蕉……等甘凉水果及青菜、豆腐清凉之物。

《方解》

知母:味苦性寒,入肺胃肾经,质油多液,苦而不燥,非似芩连大苦燥而不滋润,凡火热之病,未有不伤阴津者,《本经》谓“主消渴热中……”实具有清火而不燥液,泻热而不伤阴之功,治气血两燔之高血压病,上中下三焦之消渴病,均可用为君主之药。

石膏:味率,甘性寒,入肺胃经,入药多以生用,质虽重而气浮,故能降火而散热,清肺胃上中二焦火热有其特效,张氏锡纯称:为清胃腑实热之圣药。其性纯良,可用于小儿、产妇、老人,味甘寒清热而无伤津之弊,而退火热之力远胜于其他诸药,用量可视病之轻重而定,少则20克,多则可达200克以上到500克,吴氏鞠通善用石膏之大量,亦来源于先贤。今人,氏雪峰云:“凡大病虽用大药,药果得当,力愈大而功愈伟。”若似此纯良之药,方只用20克至30克,何以能胜病,此医家之当见。

生地:味甘性寒,入心肝肾经。

玄参: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胃肾经。

二药皆甘寒多汁,合用后其清热凉血之效更佳,其色黑入肾生水,肾主五液,故其壮水制火,止渴生津之力绝非他药可比,凡气热太遏,必移热于血,故徒清气分之热,未有兼清血分之热为妙,未见血分之证,先安之,亦叶氏天士“先安未受邪之地”,而师仲景治“未治”之意也。

《配伍功用》

知母合石膏,清热降火之力倍,取材于《伤寒沦》白虎汤。以凉血生津,生地、玄参,更能保津液而“先安未受邪之地”,是取材于《温病条辩》增液汤。四药合用,相得益彰,各显其长,疗效方著,其清热降火生津保液之功效,实非他方所不及。

《禁忌》

热未入气分及已入于血分者禁用,湿热证禁用,内真寒而外假热者禁用。

温燥

曾某,女,40岁,患秋燥,发热头痛,于1995年10月来我就诊,证见肌肤发热烁手,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头痛神昏,舌质鲜红,苔黄,脉洪大而数,三日不眠。此乃感秋天温燥之气,热入中焦阳阴气分,遂用本方,于晚上六时煎汤服下,约1小时后,稍舒,身微汗出,热稍退,思睡,晚上9时许,服二渣药,约过2小时,病人已入睡,轻手触之,肌肤热已退身凉,病已向愈,次日坐起,仍不欲食、微烦,按其脉,沉而有力,问大便否?答已未大便三日,但腹中无所苦,《伤寒论?阳阴》203条云:“阳明病……”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于是嘱再服一剂,大便后神清思食而安。

高血压

张某,女,51岁,常患头痛头晕,经检查为高血压,收缩压为19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145汞柱,于2011年6月20日来我就诊。自诉头痛甚剧,头晕,行走有头重脚轻之感心烦少眠,善饥,口渴喜冷饮,小便多,大便结,而红鼻干,其舌质鲜红,苔黄燥,脉大有力,证属胃腑阳气过盛,移热五脏,气血沸腾,络满经虚,上升充盈脑髓作痛。

治宜清阳明胃腑之热,滋心肾之液而凉血。

用本方轻剂:

知母30克,石膏50克,生地30克,玄参15克,一剂日三次。

二诊:诸症依旧,似效非效,固思是否病重药轻之故。古人有云:有是病方用是药,有是药方能治此病,于是加重药量:

知母30克,石膏50克,生地30克,玄参60克,二剂日三次。

三诊:头痛头晕已明显减轻,小便减少,口渴减,大便多,下如黑水(此是药色)但精神清爽,测血压为收缩压162毫米汞柱,舒张压为115毫米汞柱,以阳热下泄方药宜减。

再嘱服两剂

知母60克,石膏100克,生地60克,玄参30克

四诊:血压已正常,但稍偏低,收缩压为118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8毫米汞柱,诸症已愈。唯大便日五次且稀水样,嘱病人勿忧,药停即止。只恐余热未尽,血压降后仍有上升之势。嘱咐,少食多餐,以保胃气,多食蔬菜、豆腐、清淡之物以善其后。一年后随访,血压正常,精神清爽四肢轻捷有力。

精神病(厥证)

张某,女,19岁,因情感不畅得病,发作前自觉头目不清,继而哈欠频频而作,渐渐神志不清,或怒目相视,或呼叫打人,或破门夺路而走,或失跌倒地,目不识人。或终日默默不语,睡倒昏厥,通身肤冷面色苍白,醒后如常人,1997年8月其家辗转几家大医院治疗无效,后来求我诊治,视其人身壮气血旺盛,面色红润,唯舌质鲜红,舌尖红点极多,脉大有力,细问饮食,答常欲饮,冷而恶热,大便常结,此阳明胃腑素热,移热于心,于能令毋实”也《素问》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拟方清胃腑之热,而菀血自降。

知母40克,石膏100克,生地60克,玄参30克,麦冬30克,嘱服五剂,后居然少发,发作亦轻,并以此方送之,若有不适自购服用,后随访云只发作一次后,十多年,未曾发作,身亦健壮。

此病未用镇降之药而得愈者,是重剂治其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