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成本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浅谈施工成本管理

任俊鸿

天津市城际东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施工成本管理是一个有机联系与相互制约的系统过程。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编制基础,成本计划是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成本控制能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查,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等的依据;成本分析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也为未来的成本预测与成本计划指明方向;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手段。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世界经济到目前仍陷于严重衰退中,中国经济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彰显出企稳回升的态势。从总体来看,施工行业不仅未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其施工业务总量反而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真可谓一枝独秀。然而,施工企业在期望承接大量工程项目的同时,却面临与危机相关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而使企业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所面临的风险更加难以判断与把握。如何控制施工成本成为当前施工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项目作为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本单元,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积极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在目前项目成本管理中,公司级管什么,项目部管什么,责任不明确,虽然企业要求项目部要做到先算后做,但实际经常是干了后算或边干边算。虽然项目部都配有预结算人员,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财务、材料、合同、计划统计等部门工作脱节,有预算无核算,大部分无项目经济分析比较,没有具体的节超建议和措施,即使能从结算上反映项目盈亏,也弄不清盈亏原因。

1.2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目前,我国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企业发展的瓶颈是人才的瓶颈,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职工的素质提高到能满足市场规律的程度。有部分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成本管理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经验又不足;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

1.3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

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核算机制,是实施成本控制的中心环节。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约占60%,是成本能否有效控制的关键。因此,在测算过程中必须慎重合理,考虑到影响成本的多种因素,不仅要保证国家、企业的利益,而且要充分挖掘项目潜力,调动全员的积极性,积极运用新技术,促进增收节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应采用量化的方法,将目标责任成本进一步分解到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即具体落实到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和分项负责人身上,最终确保责任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

1.4成本核算流于形式,指导意义不大

每个项目虽配有预结算员,但其所从事的工作也只是按图按现场指令算量,作为结算依据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没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由于项目没有阶段成本分析,没有分部分项成本分析,没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较,因此,对项目施工指导意义不大。加上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成本超支与大多数人的个人收入无直接挂钩,因此。管理人员对情况并不十分关心,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负责工程部分的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情况,只要进度跟得上,总体感觉就很良好。由于没有分阶段分项目成本控制,没有分部分项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也就没有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

二、施工成本管理方法

2.1施工成本预测。

是指施工承包单位及其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凭借历史数据和工程经验,运用一定方法对工程项目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可能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估计。施工成本预测的方法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大类。(1)定性预测。是指造价管理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调查研究,利用已有资料,对成本费用的发展趋势及可能达到的水平所进行的分析和推断。(2)定量预测一。是利用历史成本费用统计资料以及成本费用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推测、计算未来成本费用的可能结果。在成本费用预测中,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回归分析法。

2.2成本计划。

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施工承包单位及其项目经理部对计划期内工程项目成本水平所作的筹划。成本计划是目标成本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是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项目成本计划编制优化的过程,也是项目管理人员寻求降低施工项目计划成本的过程。

2.3成本控制。

是指在工程项目实践过程中,对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各项要素,即施工生产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各项费用开支,采取一定措施进行监督、调节和控制,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偏差,保证工程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不确定因素最多、最复杂、最基础的管理内容。对于施工项目成本来说,应当特别强调项目成本的事中和事前控制。施工成本控制包括计划预控、过程控制和纠偏控制三个重要环节。成本控制的方法包括成本分析表法、工期-成本同步分析法、挣值分析法和价值工程方法。

2.4成本核算。

是施工承包单位利用会计核算体系,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统计其实际发生额,并计算工程项目总成本和单位工程成本的管理工作。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施工承包单位成本管理最基础的工作,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等的依据。

2.5成本分析。

是揭示工程项目成本变化情况及其变化原困的过程。成本分析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也为未来的成本预测与成本计划编制指明方向。在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人员还要按月或按进度进行工程成本分析,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同时,按进度进行分析工作为工程的工期成本摊销可以按实际进度确认工程总成本费用的耗用程度,对项目的总成本目标有比较明确的估计,并且随着进度的开展,一步步地接近实际总成本。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

2.6成本考核。

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或项目完成后,定期对项目形成过程中的各级单位成本管理的成绩或失误进行总结与评价。通过成本考核,给予责任者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施工承包单位应建立和健全工程项目成本考核制度,作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体系的组成部分。考核制度应对考核的目的、时间、范围、对象、方式、依据、指标、组织领导以及结论与奖惩原则等作出明确规定。

施工承包单位应充分利用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资料和报表,由企业财务审计部门对项目经理部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全面审核,在此基础上做好工程项目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评价,并按照项目经理部的绩效,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的激励措施。

当行业发展到了成熟期,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就转向内部管理,向管理要企业竞争力。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要加强内部的管理,加强成本的控制与成本的核算,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建筑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