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型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浸润型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丁桂华

丁桂华(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结核病防治所吉林132001)

【摘要】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的肺结核临床特点及糖尿病控制对结核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浸润型肺结核并茅糖尿病51例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单纯肺结核569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浸润型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的患者比单纯肺结核病情较重、干酪病灶多、空洞多、排菌和复治病例比例大的临床特点;在糖尿病稳定,血糖控制在8.4mmol/L以下,其痰菌阴转率、病灶显吸率与单纯性肺结核的疗效相似。结论:糖尿病与肺结核互有影响,糖尿病对肺结核影响较大,并发糖尿病的肺结核化疗疗效及预后与糖尿病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临床探讨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016-02

本院感染科于2001年1月-2006年12月间,共收治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的患者51例,为探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糖尿病控制对结核化疗疗效的影响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06年12月间,本院感染科在收治各型肺结核569例中,浸润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1例(占8.96%),其中男35例,女16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56.1±22.5)岁,≥40岁者45例(88.24%);浸润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中先有糖尿病35例(6863%),先有肺结核5例(9.80%),同时发现者11例(21.57%)。肺结核的病情:按美国分类法(1955年)肺结核轻度13例(25.49%),中度28例(54.90%),重度11例(21.57%),中、重度肺结核占76.47%;病变位于非结核好发部位15例(29.41%)。病灶性质以干酪为主27例(5294%),以渗出为主22例(43.14%),以增殖为主2例(3.92%)。空洞病例31例(60.78%),痰菌阳性37例(72.55%)。初治30例(5882%),复治21例(41.18%)。糖尿病诊断按WHO1999年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51例均为2型糖尿病,病程≤5年12例(23.53%),≤10年25例(4902%),>10年14例(27.45%)。按空腹血糖(以下简称血糖)高低分为3型:轻型为血糖超过正常,≤8.4mmol/L8例(1569%),8.4mmol/L<中型血糖≤14.0mmol/L32例(62.75%),重型为血糖>14.0mmol/L,11例(21.57%)。

1.2治疗方法:初治肺结核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或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病例应用利福喷丁、丁胺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和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在治疗中根据结核菌的药敏试验情况酌情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住院化疗时间平均约3个月。糖尿病患者在伙食控制基础上给予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其中单用饮食控制2例(392%),饮食控制加口服降糖药13例(25.49%),饮食控制加口服降糖药加胰岛素治疗36例(70.59%)。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运行,进行X3检验。

2结果

2.1结核化疗的疗效:痰菌阴转30例,转阴率81.08%;结核病灶显著吸收30例,部分吸收15例,病灶吸收好转率88.24%;空洞闭合16例,空洞闭合51.4%。

2.2糖尿病控制与肺结核化疗疗效:糖尿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成3组:I组为血糖控制在8.4mmol/L以内38例(74.6%);II组为控制在11.1mmol/L以内8例(18.9%);III组为血糖超过11.1mmol/L5例(65%)。I组痰菌阴转率与II组、II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I组较III组痰菌阴转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I组病灶显著吸收率与II组、II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I组与III组病灶显著吸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3组间空洞闭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

3讨论

肺结核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糖尿病是肺结核重要的易感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结核较非糖尿病的高2-4倍,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易出现活动性肺结核[2]。并发糖尿病的肺结核多为浸润型[3],病变性质以干酪、渗出为主。本组病例中以干酪为主的病灶占52.94%,以渗出为主的占43.14%。干酪病灶吸收消散不如渗出性病灶,易溶解、液化,因而空洞病例比例较高,51例中空洞病例占60.78%,且以干酪厚壁空洞和多发空洞居多。因带有大量结核杆菌的干酪坏死病灶的溶解排出,易造成结核病变的恶化及病灶的播散,使中下肺野的结核病灶增多;部分病例病变在非结核好发部位,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易被误为肺部感染性炎症。由于空洞修复较困难,易造成结核的复发,如治疗不当,形成复治病例或为慢性传染源。

表1糖尿病控制与痰菌情况比较

.

注:3组间空洞闭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并发糖尿病的肺结核病情往往较单纯肺结核的病情为重,本文中中、重度肺结核占76.47%,有其干酪病灶多、空洞多、痰菌阳性、复治病例多等特点,均影响其化疗的疗效。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对肺结核的化疗影响很大。本组治疗结果显示:血糖控制在8.4mmol/L以下者,肺结核的疗效较好,痰菌阴转率达91.1%,病灶显著吸收率65.79%和空洞闭合率58.82%,与无糖尿病的单纯肺结核的疗效相似:血糖高于11.1mmol/L者则疗效较差,表明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病例,肺结核的化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糖尿病控制情况。笔者认为把糖尿病的血糖浓度控制在84mmol/L以下,才可能使肺结核化疗获得较好的效果。本组资料空洞闭合率较低,且3组空洞闭合率差异无显著性。影响空洞闭合率的因素较多:与化疗条件、空洞性质和支气管引流等因素有关,亦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情况和组织修复需较长时间相关联。两病并存时,结核化疗期限相对延长,本组病例化疗不宜短于9个月,以减少结核病的复发率,有利于其愈合与稳定。

糖尿病与肺结核相互有影响,以糖尿病对肺结核的影响较大,糖尿病常先于肺结核。本组资料糖尿病先于肺结核发生的为68.63%。糖尿病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代谢絮乱,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致结核杆菌感染并使病变恶化。因此,在两病并存时,肺结核的治疗除了正确的抗结核药物化疗外,应适当应用免疫增强剂。结核病的中毒症状,可使隐性糖尿病、糖耐量损害者发展为临床糖尿病和加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JAWS等[4]报道,16.2%-37.0%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经抗结核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提示活动性结核病可能影响糖代谢。应用某些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平等可影响代谢,故在结核病的治疗中应予注意。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中结核并发率高,要定期行胸部X线等检查,及时发现该病,早期合理治疗。

参考文献

[1]钱荣生.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

[2]马玉.糖尿病与肺结核[J].当代医学,2002,8(2):63

[3]金关铺,林明贵,陈红兵,等.浸润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07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7):1088

[4]JawadF,SheraAS,MemonR,etalGlucoseintoleranceinpulmonarytuberculosis[J]JpakMedAssoc,1995,54(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