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浅谈

侯丽媛

◆侯丽媛河北省唐山市第四十五中学063000

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的开始。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获取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备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首先,提出问题:(a+b)(a-b)=a2-b2成立吗?显然学生的回答有成立、不成立、不一定成立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计算:①(a+b)(a-b)=?②(m+n)(m-n)=?③(x+y)(x-y)=?④(c+d)(c-d)=?接着,引导学生发现:算式的左边就是平方差公式(a+b)(a-b),算式的结果形式是a2-b2。最后,进一步提出问题:能直接写出下式的结果吗:(x+3)(x-3)=?这样学生也就一下子明白了这个规律可以作为公式。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的参与,学生既认识了平方差公式的形成,又对该公式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也势必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必然提高。

二、创设问题,营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例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4(1+x)>x-2。解:去括号,得4+4x>x-2;移项,得4x-x>-4-2;合并同类项,得3x>-6;不等式两边都除以3,得x>-2。

照本宣科讲授知识,虽然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却“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创设问题”教学,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不等式的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②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③如何消除这些差异?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也就活跃起来了。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老师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不但学生对知识理解得很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上例,学生弄清了去括号、移项等是朝着解集的形式转化的目的后,也就能很简单清楚地解决不等式了,这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创造思维能力所起的作用。

三、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开展互评,自评,师评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外部标准,它必须通过内在的努力才能实现。我设立了“学生自评、互评、师评案”在一段学习时间后发一份给学生,让其对本段时间内的学习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进行总结,找出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和改进的问题,列出学生对老师、家长、同学的希望或建议,订一个后期的学习目标,再由学生干部评议,最后由教师给每位同学的综合学习情况作出等级评定和评语,并反馈给学生本人,学生本人看后由学习委员收集钉成册放在班上,以便学生和家长共同监督。

四、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其次,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已知在10×6的网格中,⊙A的半径为一个单位长,⊙B的半径为2个单位长,⊙A向静止的⊙B移动。经过几个单位长⊙A和⊙B相切?这种类型的试题是给定结论来反探求结论的条件,而满足的条件并不唯一,这类题常以基础知识为背景巧妙设计而成,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归纳能力。

五、培养学生当老师的助手,加强合作意识

教师工作是繁忙的,设立适当的教师助手,不但可适当减轻老师的工作量,也能锻炼学生,增强所选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调查,现在有很多学生有问题不想或怕问老师,对此,我在班上设立了“数学问题小组”,由成绩较好的10人组成,2个组长,8个组员,其作用是收集班上同学学习数学的问题,为同学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助老师检查课外作业,代替老师向同学讲解部分“难题”。有的问题由“问题组”攻破后向同学讲解,有的问题由“问题组”向老师请教后再向同学讲解,老师不定时地进行督促、检查、抽查,同学之间形成了一个探讨氛围,有利于合作学习。

总之,课改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师作为课改的“锋线”人物,起着核心的作用,教学中要始终贯彻一个理念:“坚持课改”,竭尽所能,定会有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