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关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分析

方萍

方萍(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卫生院江苏金坛213200)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376-02

【摘要】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居民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期间所有过程情节的原始书面材料,在医疗、科研、教学、法律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充分挖掘开发利用社区健康档案资源,提高社区健康档案的利用率,对做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1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意义

世界上较发达国家里,每个人都拥有一套连续的、完整的健康档案,医生会通过健康档案,了解到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并对他们的身体健康进行指导。如果某个人的身体出现问题,医生能够很容易的找到病人的健康档案,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居民每年对身体的检查项目有所增加,建立系统、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越发显现其重要性。

1.1开展全科医疗的需要

全科医生最重要一点就是要熟悉患者的病例,能够准确地为患者解答所遇到的问题。如果居民健康档案中详细记载了每一位居民的历史病情,全科医生就能够通过这些清楚的了解到患者的背景资料,为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提供了第一手重要资料。

1.2医学教学、科研的需要

较为健全的居民健康档案可以被作为良好的科研资料和教学资料。健康档案中清楚的记录了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教育程度、职业、家族史、饮酒、吸烟、体征、曾患疾病的症状、用药及治疗经过等相关资料。对背景资料的重视,不但能够培养医护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医生更好的为患者治疗。

1.3评价医疗质量的需要

评价全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时,可通过居民健康档案进行评判,必要时还能够作为医疗纠纷的依据维护患者的合法权利。

1.4实施社区预防医学措施的需要

居民健康档案详细记载了居民的详细信息,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医生能够通过查阅相关记录,提前发现一部分居民的潜在病症,并通过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起到提前预防与治疗,保证社区居民的健康。

2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

健康档案上记载了大量关于社区居民健康的相关资料。其中重点记载了居民的病史、日常生活习惯和日常健康检查的记录,明确指出居民应当如何预防与保健,并且记载了有关其家庭与相关亲属间与健康有关的资料。个人健康档案是医生了解居民信息的最初资料来源,可以从中了解到关于个人基本资料、个人以往的病史、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及个人平日的检查结果等。个人健康档案具有唯一性,每个患者都有唯一一个编码,通过这个编码能够查到患者的家庭档案、电子账单、社区门诊以及发病史等相关信息。

3建立健康档案所遇到的问题

3.1居民对建立健康档案认知不足

建立健康档案是一个对于个人的健康状况的一个记载,也是对于个人发病后就医的一个凭据和依据。这样会使医生更好的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做一个细致、完整的方案,会使个人对于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也会使个人更好的调节身体的健康状况,对于病情的治疗也有很好的帮助。但是,现在的居民还是沉浸在原来的老观念“没有病就是健康,甚至有了病也不愿意去看医生”。这样的认识往往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不应只是“有病”才看医生,而是在健康的基础上针对个人的生活习惯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个人的机体代谢更加趋于完美,使每个人在社会上都存在完好的适应状态个体不再生病或不生病。

3.2人力资源不能满足需要

由于我国对社区服务的重要性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对于社区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和工资水平等都不是很重视,人们都不愿从事这一行业。目前,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其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落后,已经远远不能跟上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

4如何做好居民健康档案

4.1统一认识

健康档案记载了居民的各种健康资料,是居民健康最有利的证明。建立一套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系统,是社区服务中心面临的重要任务。健康档案的建立使得社区服务中心与医院产生了显著地区别,使得社区服务中心成为了医院与患者的纽带,能够转变目前医患双方的对立局面,使他们关系变得融洽。一整套健康档案的收集,将成为社区服务中心最为宝贵的资料信息。随着健康档案工作的逐渐完善,将给社区居民的健康带来巨大的保障。

4.2加大宣传力度

发挥居委会与居民组长特殊作用,加强社区的健康教育,经常做一些街头咨询与宣传工作,采用印发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此外,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电子屏幕、互联网、宣传橱窗等各种宣传方式,宣讲健康档案的优点,让广大社区居民动的懂得健康档案的必要性,并能够积极配合健康档案的收集工作,为健康档案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4.3开展入户调查

入户调查至少要2名调查人员为一组,一人逐项依次询问、一人记录。入户前要与当地居委会进行沟通协调,并张贴或发放《告居民书》等,告知区域住户调查人,并确定时间;调查人必须明确身份或佩戴胸卡;调查完后将取得的资料认真分类、归档。开展入户调查中,特别要对三种慢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人员建立不同级别的档案,社区服务站为慢病定级,之后为不同级别的慢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行动不便人员要利用电话随访,进行科学生活方式的指导,并及时做好相关的记录。上门服务,做基础内容登记,力求取得完成、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4.4继续加大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随着社区居民档案收集工作的相继展开,还要积极做好健康档案的保管和维护工作。每份健康档案每年都要及时进行更新,慢性病最少每年4-6次的随访并记录,孕产妇、新生儿适时随访并记录。在此基础上,疾病预防工作、基因检测功能逐渐增加,其影响力将不断扩大。这就同时也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大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投入,培养专业人才,保证档案收集工作的顺利展开。档案收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这就要求健康档案的收集与管理人员要熟悉档案的管理知识,爱岗敬业,勇于钻研,不断进取,运用现代科学理念,最大程度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1]段聪颖,刘羽涛.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5).

[2]建立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档案,2008,(05).

[3]张永水,李晓平,牛纪伦.区域社区卫生信息网络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23).

[4]江旭,董四五,张鞠蕾.沙井街道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更新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5).

[5]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的通知[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0,(06).

[6]北京首个居民健康小屋启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