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30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300例疗效观察

黄梅1李华洁2

黄梅1李华洁2(1湖北省潜江市计划生育服务站433100;2湖北省南漳县计划生育服务站441500)

【摘要】目的观察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站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病房就诊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宫颈糜烂者,对其进行利普刀治疗,4周-12周观察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0例宫颈糜烂患者中,轻度糜烂的治愈率为100﹪(63例);中度糜烂的治愈率为96﹪(160例);重度糜烂的治愈率为94﹪(77例);总有效率为97﹪,优于其它疗法。结论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具有微创、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愈率高的特点,是一种治疗宫颈疾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利普刀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160-01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慢性宫颈炎包括:子宫颈息肉,子宫腺体潴留囊肿,子宫颈管肥大等,好发于育龄女性,约占50﹪,在已有性生活的女性中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或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如性生活损伤宫颈,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导致的。其中绝大多数是轻、中度的宫颈炎、宫颈糜烂,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不育,流产,会影响性生活,还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及时有效地治疗宫颈炎症,对于预防宫颈恶变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病房收治的30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宫颈糜烂,住院行利普刀宫颈治疗,年龄在22-65岁。轻度糜烂63例,中度糜烂160例,中度糜烂77例。

1.2诊断标准:根据乐杰主编的教材标准分型,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分:轻度:宫颈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1/3,中度;宫颈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宫颈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2/3。

1.3手术时间均选择月经干净后3-7天;手术方法:术前均常规宫颈脱落细胞学(TCT)检查必要时在阴道镜下取活检术,排除宫颈恶变、阴道滴虫、霉菌感染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消毒宫颈,显示宫颈病变,根据病变的范围选用合适的电极,电流强度,常规切除病灶并送病理检查,切除范围应在病变的移行带外0.5-1.0cm,深度为1.0-2.5cm,如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级别高,可适当扩大切除范围。

1.4疗效判断:宫颈治疗4周-12周进行疗效判断。痊愈:病变处上皮完全再生,宫颈表面光滑;好转;病变处上皮大部分再生,糜烂面积缩小;无效:病变处没变化。

2结果

所治疗的300例中,绝大部分于利普刀治疗后4周痊愈,有1例中度患者,2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由于个体差异,给予药物治疗8周后复诊宫颈糜烂面已经愈合。病检结果中:CIN-Ⅱ的5例,CINⅡ-Ⅲ的累及腺体的2例,宫颈鳞癌的3例,其余的为慢性炎症。

3讨论

3.1在利普刀宫颈修复系统没有问世之前,患者只能选择激光、电灼、冷冻等方法治疗,治疗后修复深浅不一,导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3.2利普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宫颈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它是通过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电磁波对病灶产生了强大能量迅速加热病灶部位细胞内水分形成蒸汽波,导致蛋白变性及病变组织细胞不可逆性坏死,快速切割组织,同时起到止血和促进组织重建,不影响切口边缘的病理学检查,治疗后宫颈创面恢复快,不形成瘢痕,不影响生育功能。

3.3利普刀还具有诊断及治疗的双重作用。切除病变,达到治疗效果;切下的标本送病检可进一步明确诊断,而且为治疗宫颈湿疣及其它赘生物开辟了新途径,但是利普刀手术中注意不要做不必要的电切,应针对不同病变采用不同的切割方法,避免切除过多,过深的宫颈组织,注意保持宫颈完好的外形及生理功能,尽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未生育者及绝经者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注意术后随访。

3.4宫颈癌是当代女性多发病与常见病,发病仍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位,随着普查普治的开展,已大幅度下降,但是年轻病例有所增加,因此定期对宫颈进行检查,积极治疗各种宫颈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预防和阻断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