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合用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纳洛酮合用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元花李伟蔡丽安苏彩恋

刘元花李伟蔡丽安苏彩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福建厦门361003)

【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合用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及实用性。方法将13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纳洛酮合用维生素治疗组,治疗期间注意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神态变化,并观察其疗效。结果纳洛酮合用维生素治疗组的催醒时间明显少于单用纳洛酮治疗组,醒后头痛、头晕、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合用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纳洛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纳洛酮水溶性维生素急性酒精中毒

【中图分类号】R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070-02

急性酒精中毒是临床中毒常见的急症之一,是指短时间内饮用过量酒精,致使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到抑制,其临床表现分为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睡期。患者常出现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呼吸循环功能衰减,重度酒精中毒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1]。以往对酒精中毒的抢救常规采用洗胃、护胃、利尿、补液及纳洛酮治疗,近年来,我院采用纳洛酮合用大剂量水溶性维生素联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具有催醒快、疗程短、方法简便、副作用少等优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0.01~2012.03我院急诊科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138例,其中男115例,女23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1.0±9.2)岁;患者饮酒至就诊时间为0.5~8.5h,平均时间为(5.04±1.15)h;饮白酒300~800mL,平均(350.5±153.7)mL。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纳洛酮组)和B组(治疗组:纳洛酮合用维生素组)。A组69例,男58例,女11例;年龄18~59岁;长期酗酒者20例,偶尔饮酒者49例;其中,昏睡48例,浅昏迷11例,中度昏迷8例,深度昏迷2例。B组69例,男57例,女12例;年龄19~62岁;长期酗酒者19例,偶尔饮酒者50例;昏睡42例,浅昏迷16例,中度昏迷9例,深度昏迷2例。各组性别、年龄、饮酒量及饮酒至就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x-±s)

注:两组比较,均P>0.05.

1.2诊断标准[2]

①新近过量饮酒史;②呼吸、呕吐物中有酒精气味;③适应不良性行为的改变,如行为不检点或攻击性冲动、心境不稳、判断力缺失、社交或职业功能损害;④讲话吐字不清、步态不稳、眼球震颤、面部潮红或苍白;⑤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有共济失调或昏睡等症状,重度中毒者呈昏迷状态;⑥排除药物、化学性气体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昏睡、昏迷,无其他合并症。

1.3治疗方法:A、B两组患者在常规给予洗胃、催吐、吸氧、输液、利尿、能量合剂等治疗基础上,A组(对照组)首剂量用纳洛酮0.8mg加入50%葡萄糖20~40m1静注,必要时间隔30min重复一次,但总量不超过4mg,同时应用能量合剂(10%葡萄糖500mL+普通胰岛素10U,ATP20mg,辅酶A100U)持续静滴直至清醒。B组(治疗组)在上述纳洛酮同等剂量及能量合剂治疗的同时合用大剂量水溶性维生素治疗,给予50%葡萄糖100m1+维生素B6注射液200mg+维生素C3.0g静脉注射,同时肌注维生素B1100mg。

1.4观察指标:注射后每隔半小时记录患者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指标,密切观察神态变化、显效时间、症状减轻时间、生命体征平稳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

1.5疗效标准以意识障碍改变程度为评定标准。①显效:患者意识清楚,可以正确回答问题。②症状消失: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站立行走,步态稳定,可以回家。

1.6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确切(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的治疗效果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x-±s)

注:两组比较,﹡P<0.05.

3讨论

酒精中毒的临床症状与是否空腹饮用、饮入速度、个体差异及摄入总量有关,因而其临床表现多样。酒精进入人体后经胃和小肠在30min~3h内完全吸收,分布于体内所有含水的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和肺泡气中。血中乙醇浓度可直接反映全身的浓度。乙醇由肺和肾排出至多总量的10%,90%在肝代谢、分解,因此如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常致可造成严重的肝毒性。由于乙醇具有脂溶性,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大脑神经细胞膜上的某些酶而影响神经细胞功能,使大脑皮质功能受抑制。乙醇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表现呈剂量依赖性。小剂量可阻断突触后膜苯二氮卓-γ-氨基丁酸受体,解除γ-氨基丁酸(GABA)对脑的抑制,产生兴奋效应。同时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与多巴胺缩合成内源性阿片肽,直接或间接作用脑内的阿片受体,而引起急性中毒症状。随着剂量的增加,可依次抑制小脑、网状结构和延脑中枢,引起共济失调、昏睡、昏迷及呼吸和循环衰竭[1]。虽然血乙醇浓度升高程度受个人耐受性的影响,但血中乙醇致死浓度并无差异,一般为87~152mmol/L(400~700mg/dl)。

纳洛酮是目前抢救急性乙醇中毒的有效药物。在急性乙醇中毒的应激情况下,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如β-内啡肽释放增加,抑制心血管和呼吸功能的调节。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纯拮抗剂,对阿片样物质有特异拮抗作用,能有效地对抗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从而阻断阿片样物质的作用,降低β-内啡肽水平,减轻β-内啡肽增高所引起的脑水肿,改善缺血区神经元的电活动及脑组织的缺氧状态,增加脑部血流量,延长神经细胞的存活时间,减轻脑细胞的坏死,具有改善脑代谢及促进脑复苏的双重作用[3]。此外,纳洛酮能解除内源性阿片肽对心血管和呼吸调节机制产生的抑制作用,改善中枢性呼吸衰竭;直接作用于心脏拮抗内源性阿片肽的抑制作用,增敏心肌β受体,提高心肌收缩力;稳定纤溶酶体膜,抑制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改善微循环及肺肾功能[4]。宋扬,沈洪等[5]的实验研究发现:纳洛酮可以减轻缺氧条件下和缺氧后恢复期间的神经元细胞凋亡和坏死;从分子水平说:纳洛酮对缺氧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纳洛酮能有效地拮抗β-内啡肽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缩短中毒患者清醒时间。本研究的两组病例都常规使用了能量合剂,其中的胰岛素可使乙醇氧化成乙酸过程中两酶的活性增强,加速乙醇脱氢氧化成乙酸;激活丙酮酸脱氢酶,加速丙酮酸氧化成乙酰辅酶A,加速乙醇在体内的氧化代谢[6],以改善机体能量供应不足,保护重要器官。

本研究中治疗组使用了大剂量水溶性维生素,其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过程中的机理主要是:维生素B1在体内与ATP反应生成焦磷酸酯,为三羧酸循环过程中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中的一种辅酶,参与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氧化脱羧和酮基转移生成乙酰CoA的过程,可改善体内乙醇的代谢;VitB6能促进乙醇经肝代谢,促进乙醇氧化为醋酸,达到解毒目的,并对抗乙醇中毒的低血糖反应,缓解症状,预防晕厥;大剂量VitC可使乙醇清除率增加,改善运动协调和视觉能力[7]。纳洛酮联合大剂量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其优势在于:既能有效地缩短酒精在体内的清除时间,又能特异性地拮抗β-内啡肽和脑内阿片受体结合,有效地逆转酒精的中枢性抑制作用。

本研究发现纳洛酮联合大剂量维生素能缩短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和生命体征平稳时间。总之,纳洛酮联合大剂量维生素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从不同方面发挥治疗作用,起到协同作用,催醒快,未见不良反应,能有效地提高救治成功率,显著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疗效优于单用纳洛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89-790.

[2]管向东,杨晓光,周启栋。《中毒急危重症诊断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26-627.

[3]蒋健.《现代急诊内科学》.科学出版社,1999:931-932.

[4]《中国药物大全》(西医类)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5-246.

[5]宋扬,沈洪,丁爱石,等.纳洛酮对体外培养的缺氧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9):555.

[6]周爱儒.生物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2-390.

[7]贾公孚.《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4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