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巴戟洋参茶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72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自拟巴戟洋参茶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72例

邹永东谢万祥阙培灿

邹永东1谢万祥2阙培灿2

(1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药剂科福建龙岩364000;2福建好日子食品有限公司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目的观察用自拟巴戟洋参茶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自拟巴戟洋参茶泡茶喝,每日3次,每次1袋。全部患者均服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72例患者中,治愈44例,好转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自拟巴戟洋参茶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疗效好。

【关键词】自拟巴戟洋参茶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344-01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是一组以长期疲劳为主要突出表现的全身性症候群,基本特征为长时间疲乏无力,休息后不能缓解,理化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CFS与生活压力、心理因素相关,但发病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疲劳的认识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疲劳”一词始见于《金匮要略》,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重困,疲劳,汗出”。书中明确地把疲劳引起的证候与“虚劳病”作为同类进行论述。

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内伤虚劳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本质主要与脾、肾根本机能变化或受损程度密切相关,本配方引用中医药抗疲劳的原理“调动疗法”,通过滋补肝肾法调动、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疲劳系统,作用缓和,安全性高。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笔者采用自拟巴戟洋参茶治疗本病72例,并进行远期疗效观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72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8例,女44例;年龄23~6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9年。患者的症状为身疲乏力,头晕、头痛,精神不振,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失眠健忘,甚者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胸闷。全部患者均经理化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确诊为本病。

1.2.治疗方法

配方:巴戟天0.93kg,西洋参0.33kg,麦冬0.67kg,枸杞子0.67kg,菟丝子0.67kg,乌龙茶1.5kg,制成1000袋(2.5克/袋)。

制法:巴戟天、麦冬、枸杞子、菟丝子用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2.0h,煎液滤过减压浓缩成浸膏;西洋参、乌龙茶粉碎成16目粗粉,加入浸膏,制粒,干燥,分装于茶叶滤纸中,2.5克/袋。

服药方法:每日3次,每次1袋,沸水冲泡,5-8分钟后饮用,可泡多次饮用至味淡,用药30d为1个疗程,全部患者均服药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结果

2.1.疗效标准

治愈:疲劳感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精神状态恢复正常,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好转:疲劳感及其他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情绪基本稳定。无效:疲劳感及情绪均未改善。

2.2.治疗结果

72例患者中,治愈44例,好转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3.33%。

2.3.典型病例

患者林某,男,46岁,已婚。2009年6月8日初诊,临床表现为焦虑不安,眩晕头痛,身疲乏力,四肢倦怠,失眠健忘,多梦易醒,诊为慢性疲劳综合症,服用本品2个疗程后,疲劳感及其他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3.讨论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多由于精神刺激,心理压力过大,身心疲惫等因素导致有关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症状复杂,容易误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认为,疲劳证候与内伤虚劳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本质主要与脾、肾根本机能变化或受损程度密切相关;本方采用中医药抗疲劳的“调动疗法”,通过滋补肝肾法调动、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疲劳系统;方中巴戟天补肝益肾、涩精固气,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阴中求阳,两者共为君药;枸杞、菟丝子均入肝肾,填精补肾,增强巴戟天、西洋参的效果为臣药;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为佐药。诸药配伍,共奏滋肾水,益肝血之功,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疲劳系统,乌龙茶为制剂基料,同时具有提神、抗疲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彩英.巴戟天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O09,20(3):291~293.

[2]朱耘.西洋参制剂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11月,第31卷第6期,第761~762页.

[3]周强峰.麦冬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年6月,第38卷第6期,第59~61页.

[4]李德远.枸杞子、枸杞多糖抗疲劳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年第l2期,第53~54页.

[5]张伟等.菟丝子功效性昧归经与现代药理学的相关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第21卷第4期,第808~811页.

[6]林智.乌龙茶抗疲劳作用[J].福建茶叶,2000第4期,第44~46页.

[7]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