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探讨

黄志鹍

黄志鹍南昌理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摘要:质量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永恒主题。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是为了规范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的督导方案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质量;督导方案;指标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教学质量而言,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否科学有效,评价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是否确立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使之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是评价成败的关键所在。所以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科学性即评价指标要符合高校的教学规律和客观实际,各项指标要有明确的内涵,指标间要形成既相关又不包含或重叠、更不矛盾的、科学的、有机结合的整体。

实用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二是紧密结合具体的评估对象和具体的评估内容的个性特点,从实际出发,构建个性化的多元评估指标体系。

2.规范性与导向性相结合

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评价指标体系不但是评价教师目前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更要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因此,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但应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还要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规范要有针对性,应抓住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质量共性问题,及时设置评估指标及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为了拉动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又必须适时地体现教学改革的新做法。

3.开放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开放性即在广泛征求评价对象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评价方案等。评价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评价者心悦诚服,知道自己阶段发展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树立自信心。

二、课堂教学评价主体

对教学效果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同行专家和教师本人。因此,教学质量的评价应突破以定性为主、固定单一的传统方式,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层次、评价内容的侧重,注重并提倡过程的、发展的、多角度和多视野的评价手段。具体有:

1.学生评价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题,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验者。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最有权利也最能客观的评价以为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评价一般以班为单位,对该学期所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2.同事评价

同事评价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尤其是教同一课程的教师更具有发言权。教师互评可以帮助教师之间互相寻找差距、切磋教艺、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易于交流和信息反馈,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了教师在竞争中的加强合作。

3.专家评价

专家主要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术上有较高造诣和威望,热心于教学工作,并能坚持严肃认真、秉公办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价的教学督导员组成,可通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也可以直接深入课堂和被评教师交流教学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4.自我评价

目前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是“反思论”: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反思”意识。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该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构建,从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综合以下几种方法:

1.分析式评价方法

要求参与评价的人员根据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整体印象写一个总体评价报告,不规定主题,也不限制格式。

2.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由参与评价的人员根据一套特定的指标体系为课堂教学各个方面特征分别打分,最后根据各项分数得出该堂课程教学的质量等级。

3.观察式评价方法

由教学管理人员设计好态度问卷,然后观察学生课堂学习的整个过程,记录学生反应,最后让学生填写问卷并进行访谈以获得他们对本堂课的态度和看法。

四、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些指标

1.教师仪表

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穿着和语言上。教师应该是为人师表,起到表率作用,所以穿着应该是整洁,自然,大方,表现得精神饱满;言谈举止应该亲切、文明、庄重,具有亲和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2.教学态度

每一个教师应该具备最基本的师德,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负责,不歧视差生,并能结合教学关注学生的成长;严于律己,不无故缺课、换课,不迟到早退;课堂讲授认真,责任心强,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

3.教学准备

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专业功底。在每个学期伊始,教师都应该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编制授课计划,准确把握知识体系。合格的授课计划应该是能准确体现大纲的要求,教学目标明确,难易适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都要具备教案。一般要求能在开学前备好两周课,平时至少应提前一周完成相关教案,而且教案应按规定进行审批。在编写教案时,应该做到备课认真,教案项目全、质量高,重点难点处理恰当。

4.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课堂容量适中,重点难点处理得当,传授知识准确,语言简洁明了,概念清楚;理论联系实际,补充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新技术、新知识;知识串讲,将相关学科的重点知识与本学科知识紧密联系起来。

5.教学技能

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与学生的知识程度、能力水平相适应,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能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进行互动式教学,启发学生思维,注重能力培养和协作精神培养;板书工整,安排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6.教学效果

学生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课堂效果好;能在有限时间内掌握知识点,突破难点,消化疑点,对课堂知识掌握程度高;能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不断提升知识能力水平,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能把新旧知识技能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地分析解决问题;学生的回答或见解具有一定的思想或创意。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才能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并使课堂教学管理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参考文献:

[1]袁东华.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研究[A].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第7,8期,44-45

[2]王静.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A].长治学院学报,2007年12月,第24卷,第6期,61-63

[3]骆兰、薛艳、唐国强.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A].高教探索.2006年第6期,55-56

[4]李树发.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综述[A].辽阳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