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灵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灵魂

杨鹏

四川省盐亭县石牛庙乡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人本主义”理论必须充分被运用。转变教学评价标准,改变传统的目标型教学评价方式,树立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在日常生活中的教师要及时与班主任—家长协调沟通,不但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更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其次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性格的差异,思想品德教育也要相对表现出差异性。

关键词:小学思品人格魅力塑造灵魂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奠定学生未来品行的最为基础的学科,作为一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既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更要看到奋进的方向,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孜孜以求。为此,我将我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悟陈述于下。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问题反思

我在多年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发现很多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不足。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小学思想品德中教师自身不足。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的思想教育水平和开阔的见识通常对教育本身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各种有经验的教师有限,且每位教师个人经历及成长环境所带来的观念不同,无形中导致教学质量的良莠不齐。例如部分思想品德教育老师通常表现的像一位权威的家长,告诉小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使得道德教育的本身失去生命力,大大限制了小学生的智慈力量和源泉。

第二,教学课程陈旧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另一问题。现有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泛政治化,课堂教材内容枯燥,不能贴近生活也是导致教师不回归生活实际,像一位老者一样单向灌输的主要原因。部分品德教学不能与生活相结合,对学生灌输了大量的大道理。但是小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不能深刻体会,不能将道德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使小学思想教育总是空洞洞,泛泛的口号。

第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在现有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家长常常都过度重视表面目标达成。但实际的思想教育并不能以简单的教学计划或目标的实现为评估标准。人的思想的复杂性要求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有完善健全的评估体系来辅助。

二、完善自我行为提升教育教学素养

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技能和思想境界。以身作则,言传和身教结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行一致,从容不迫,言行不一通常是会落人口实产生非常坏的影响。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教师自己更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摒弃的行为,自己也应当坚决抵制。由于小学生处在人生的最初成长阶段,各种思想体系和人生观、价值观尚尚未真正形成。他们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故的真善美、假丑恶还未能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全面指导,因此教师作为启蒙者,一言一行都要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只有自身在生活中开朗豁达,在生活中人生态度和思想上值得尊敬和作为榜样才有可能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会思想教育的灵魂,提高自身思想领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真正践行自己所思所想,并发挥一定教学技巧,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三、创新课外课堂内容——以人为本

除了需要教师自身的提高外,课堂教材内容枯燥,不能贴近生活等都大大限制了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发展。所谓教材,只是一种思想道德理论的集中描述介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辅,以贴近生活为主实施教学。生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教师要真正的课堂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将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能实现思想教育本身用于生活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选取一些生活关注的主题,以学生我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并随时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情感表现和思想养成,及时予以帮助。具体方式如以下两点:

1.关注社会生活的实事动态。社会生活实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蕴含着实用的人生真谛。社会生活的实事动态通常能够给学生更加深刻的氛围感染和思想体会。教师通过选取生活实事,可以让学生们开动自己的脑筋,主动的用眼看,用心灵去感触。比如“奥运”、“感动中国人物”、“神十升天”等等题材都可以拿出来供学生学习。一个成功的实事教育可能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指导性的作用。

2.真正懂得学生的真实感受。创新教学方式,杜绝枯燥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式,将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重现生动教学、深刻学习的目标。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少年儿童,给他们童年该有的快乐生活和价值形成方式。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角度来教育孩子,要以少年儿童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倾听他们的想法。

四、完善适应人格发展的思想道德教育评估体系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人本主义”理论必须充分被运用。转变教学评价标准,改变传统的目标型教学评价方式,树立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在日常生活中的教师要及时与班主任—家长协调沟通,不但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更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其次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性格的差异,思想品德教育也要相对表现出差异性。再者,要注重学生的变化和进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但要注重教学评价分数评价,还要重视学生间的评价,在考虑学生切实感受的条件下经常性地进行学生间不记名的互评,达到学生之间相互激励,互相帮助的目的,最终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行成。

总之,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要有良好的个人素养,要有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教育好少年儿童,为祖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