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2

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思考

徐春霞

关键词:文化行政文化概念界定

1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主要分歧

行政文化是从文化的角度考察行政,具有文化的一般结构,反映文化的一般属性,行政文化的主体和内容,是把握行政文化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而目前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多种争论,归纳起来也大致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当然,这只是分析角度不同,不能截然分开,不少定义就同时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从行政文化内容方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主要分歧。

行政文化具有特定内容,这特定的内容就成为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现实基础。理论界对文化概念及其研究内容的认识尚未统一,主要分歧在究竟是从广义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结构的哪些层面来确定文化学的学科对象,这影响到人们对行政文化概念的确定,也就相应表现出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界定行政文化概念。“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是一定行政组织中行政员工集体创造并公认的文化,是行政物质文化、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的整体。”这是行政文化研究早期的观点,随着行政文化及相关学科研究的深入,坚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不多了。

第二种观点是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黄达强认为,行政文化是“政府官员或政府公务人员所应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及价值观念”。

第三种观点是从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的各种行政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属于政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社会文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是关于一切公共行政活动的行政意识观、行政价值观、行政道德观和行政心理倾向等的总和。”

2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界定的几个基本问题

概念理解上的莫衷一是,对行政文化研究和行政文化建设都十分不利,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行政文化概念不是行政学家主观思想的创造,而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行政管理实践基础的产物,其研究必须立足于其赖以产生的文化土壤,立足于其赖以展开的现实基础。正确把握行政文化概念,首先应该分析其分歧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法,分析概念的来龙去脉,理顺概念的内外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必须找准“行政”与“文化”的契合点。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目标而依法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执行性活动。由于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具体内容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导致人们对行政概念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发展性。在这一认识发展过程中,必须引入一种相对稳定的因素,以便科学揭示行政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推动行政学研究的深入。而文化作为一种深藏于心的精神积淀,是人的一切目的性行为的心理动因,是推动行政过程有序进行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将文化引入行政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行政文化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其概念的内涵必须与政治文化概念相吻合。

3关于行政文化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合理界定

明确一个概念,首先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即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特别是本质属性的内容和方面。一个概念在正确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同时,也应该反映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外延。科学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应该重点把握其内涵,合理界定其外延。

从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理论和实践依据,而物质和制度层面的因素不应该包括在内,原因在于:从物质层面看,以物化形态表现出来的行政管理手段、技术、符号、语言等,是按照人的主观意图加以改造,以符合行政管理需要的客观自然物,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并且物化、体现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具有超制度、超观念的自然属性。由于涉及的是表层的、显性的因素,无法触及行政文化质的规定性,同时,由于范围太广,与其他学科研究领域有较多的交差和重复,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不应该成为其研究内容;从制度层面看,行政管理主体和客体在长期的行政实践中,共同创造和维系着具有一定群体结构的一系列办事程序,如行政体制、行政制度、行政组织形式、规则以及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行政制度是一种心物结合的东西,可以分为“精神形态的行政制度和物质形态的行政制度”。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行政活动领域即表现为行政文化。行政文化是与行政相关的文化,它包含人们行政行为的态度、信仰、感情和价值观,以及人们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习惯等,具体来说包括人们的行政观念、行政意识、行政思想、行政理想、行政道德、行政心理、行政原则、行政价值、行政传统等。行政文化是一种多层次的、复合的文化,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行政活动培育出不同的行政文化,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一旦形成则具有不少相对稳定的特性。随着现代社会事务的日趋复杂多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所承担的只应是其中的一部分,相当部分职能要由社会自身不同性质的组织来行使,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分化型是现代行政管理向参与型、服务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松散型到效能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讲究的是成本和效率,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和国际化竞争的冲击中,科学定编、裁减冗员、增强服务、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成为21世纪行政管理追求的目标;由集权型到参与型,参与型不仅是以行政主体积极参与为特征,而且行政客体对主体的行为内容及方式也会积极施加自己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强调参与型的管理,强调被管理者的能动作用,为适应现代化行政管理的需要,我国参与型的行政文化中,不仅要包括行政主体对决策活动的影响与参与,而且还要包括行政活动的社会受体对行政活动的影响与参与;由人治型到法治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讲的是法治,强调法的至上性,要求制订完善的行政法规,依法行政,对行政权力的拥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严格的规定,这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行政文化概念界定为客观行政体系及其运作过程在社会成员精神世界的反映,是通过行政社会化的途径形成并反映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实践和发展趋势的行政哲学、行政思想、行政艺术等意识要素,是通过社会传承和学习而获得的关于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制、过程、方式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态度、道德、习俗等心理要素,作为行政管理深层次的软件因素,行政文化综合反映了政府管理的进步状态,是行政管理之魂。

参考文献:

[1]蔡林慧.行政文化的特质和要素分析[J].理论探讨.2003.(04).

[2]余蕊.行政文化创新--以行政变革为视角[J].前沿.2006.(04).

[3]王开莉.探讨我国行政文化的不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