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作业这样布置更有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历史与社会》作业这样布置更有效

文志勇

金克刚浙江省永康市象珠镇清溪初级中学321313

摘要: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其真正发挥出为教学服务的作用,是《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该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作业观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建构起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现代作业模式。

关键词:作业设计趣味性生活化分层性自主性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理念的滞后性。通过参考教科书以及本校历史与社会备课组的讨论分析,目前的《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有的作业设计在内容上存在着科学性问题,质量不高,毫无趣味”;有的作业难度要求过高,“初一当作初三教”,盲目拓展,加重了学习负担,违背了教学规律;也有的作业在同一层次的练习重复过多,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作业与作业之间普遍存在着衔接性较低的问题。

2.提出方式的单向性。综观当前《历史与社会》作业现状,作业基本都是课本、教参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单向提出最终会导致一些优秀生“吃不饱”,而一部分后进生则“消化不了”。

3.内容呈现的机械性。初中《历史与社会》由于属于学科教学中的“副课”,教师在布置作业中往往不愿花费太多心思,课后作业只是随便一布置,只注重格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

4.评价标准的绝对性。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则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对比,非对即错。更有甚者,《历史与社会》作业从头到尾只有对没有错,教师只是应付一下打个勾,并不做实际批改。

显然,滞后、单向、机械、绝对的作业策略已不受学生的欢迎,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需要探索出新的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策略。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优化对策

1.以“情”为导,推开作业布置“趣味”之窗

(1)拾取鲜活,替换枯燥。可利用歌词、诗句、漫画、时事、网络材料等来充实作业的内容。例如我在和学生分享了在某网站的BBS上贴着的一首有关台独的小诗,然后布置了作业:BBS上的小诗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愿望?实现这一愿望的最佳方式是什么?这样的作业设计内容新颖,趣味性强,学生乐学。

(2)开放形式,取代单一。通过变通作业题型,更“活”、更“新”、更“趣”、更“奇”,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除了书面作业,还应关注非书面性作业。如可以设计观看型作业,在一些有关篇目教学时要求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以及社会上热播的某个电视剧等,都可以成为新课程视野下《历史与社会》的创新作业形式。

2.以“融”为途,走上作业布置“生活”之路

(1)设计源于生活的作业。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如为了解本乡(镇)、村、本家庭或邻居的生产变化或生活变迁,教师可适当布置一些课外调查的作业,写出短小的调查报告或调查笔记。也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这样的作业非常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2)布置回归生活的作业。《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学以致用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如在上述要求学生做课外调查作业后,可以后续布置一些向社区、村委、家庭等提出可行性建议的作业,也可以布置学生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宣传,传播知识,起到激活知识、运用知识的作用。

3.以“生”为本,打开作业布置“层次”之门

(1)多题提供选择。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就某一课程内容设计出对应的夯实基础题、发展思维题和拓展延伸题,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其实现在许多现成的作业本设计上就已经体现了分层,只是需要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选择的布置。

(2)自我设计习题。学生作为对自己的掌握情况最为了解的主体,其实最有资格对自己的作业提出建议。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习题劲头十足。如我在上《来自家乡的报告》一课后,布置的作业就是“做一件你自己最想为家乡做的事”。于是,有拍照展示家乡美丽景色的,有画漫画展示家乡变化的,有为家乡栽树的,有为家乡张贴宣传标语的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特长,联系在学习中的收获,都很好地完成了作业。

4.以“评”为源,喷出作业布置“自主”之泉

(1)学生自批。对当堂作业及练习课作业可由学生自批,尤其是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客观题,采用这种批改方式最为适宜。不过教师需要在批改前跟学生确定好批改的标准、批改的符号等,还可以随手订正,省时有效。

(2)师生共批。对于一些开放型题目,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个别或几个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批改。如差生,出发点可以是让他们看一看其他优秀作业,提高他们的自我要求;中等生,则是教会他们题目的思路、答题的要点,让他们以后答题更加答到点子上,找到与标准答案的差距;优等生,则是教会他们边改边揣摩、领悟出题者意图,以多角度、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题目。

三、初中《历史与社会》优化作业设计的作用

1.切实减轻了师生由作业带来的过重的负担。当教师摆正了作业的位置,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去设计作业,基本上学生也就能恰到好处地完成作业。对于学生,作业减少了、容易了、有趣了、多元了,还时而能主动选择作业、批改作业,完成的质量自然提升了。对于教师,从批改作业中得到解放,自然有更多的时间研究课堂设计、提升教学质量,如此,便产生了一种良性循环。

2.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进入良性循环后的学生,学习兴趣势必日益浓厚,作业速度和质量自然也会逐步上升,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涉及更广的知识面,接触更富有挑战性的综合性题目。

3.明显改善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自我设计习题和学生参与批改作业的过程,就是师生相处的过程,更是师生培养默契、培养感情的有利时机。

当然,在现有的中考模式下,《历史与社会》的分值不高,导致有些家长和学生只愿花时间去研究所谓的“大课”、“主课”,对《历史与社会》这样的科目只是临时抱佛脚地背一背、记一记,而提不起兴趣参与《历史与社会》的作业设计改革。但我想,现实的教育环境我们难以改变,也不可能改变,改变只能来自于自身,来自于心中“为了每一个孩子发展”的信念,在现实中把抱怨变成研究、变成思考。

参考文献

[1]熊英李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M].南方出版社,2000,9。

[2]周祖海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设计学科作业[J].神州,2013,(36),49。

[3]方龙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活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J].课外阅读,2013,(2),250-251。

[4]褚凤飞以学生为主体,优化作业设计[J].教师,2012,(10),38-39。

[5]吴建英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情境式作业设计的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2010,(1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