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陈碧珊

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文化站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也呈丰富多彩之势,这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建设需要有文化志愿服务群众的参与,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将文化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

关键词:志愿服务;文化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

引言

文化志愿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自愿服务的组织,他们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往往来自于社会各个领域,利用自己的才能和空余时间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与普通志愿者相比较,文化志愿的专业性都比较强。优化文化志愿者队伍,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当前文化志愿服务现状

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在努力消除文化生活的城乡差别、提升文化服务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功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以及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基本国情没有变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在基础资源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基层环境,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相对落后、保证保障不足、文化服务供给力差等问题暴露明显。以某群艺馆为例,服务内容以“大讲堂”“大舞台”为基本载体,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搭建多种文化交流平台,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文化艺术知识普及教育、文化艺术技能辅导、文化展览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广大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同时挖掘他们的潜力,集中他们的力量,团结带领更多的群众,形成了服务范围上横向与纵向相结合、服务内容深度与广度相结合、服务方式上双向交流的文化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截止到目前,开展公益辅导培训30多期,演出、展览、讲座50多场(次),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群众文化建设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2.1群众文化服务实施主体相对单一

目前,文化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是群众文化产品(服务)的主要生产者,这也是我国所独有的、在主体构成上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最大特色。作为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部分之一,从事于群众文化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如社团、基金会、民办单位等等,不仅数量少,而且参与的群众文化服务也很少,这种状态限制了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直接影响了群众文化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由于一些群众文化活动也存在缺乏对公众真是文化需求和活动形式、服务内容贴近性研究,所以出现了文化活动形式不少,场次很多,但群众人仍然感觉魅力不足,缺乏吸引力,无法提供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2.2组织机构、管理机制不健全

志愿者注册方面:据了解,省会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47万,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超过1211个,但尚未成立文化志愿者协会等专门组织机构,仅市群艺馆进行了部分文化志愿者的纸质登记备案;志愿者管理方面:虽然有一部分文化志愿者已经从事志愿工作多年,但文化主管部门及相应机构并未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导致志愿者身份不明确,社会认可度不高、志愿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没有统一规范和效统的计记录。

2.3人才较为缺乏,且人才结构不合理

就当前文化志愿服务队的组成人员来说,其中馆内专业技术人员部分存在男女比例失调、专业比例失衡等问题;而文艺团队人员更有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的现象。在我们调查的63名志愿者中,虽然也有离退休老干部、机关干部、医生、大学老师等人群,但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为17人、占总数的27%,本科以上学历仅有2人、占总数的3.2%。直接导致导文化志愿服务意向、服务内容限于文艺演出和舞蹈培训等基本文化活动方面。

2.4群众文化生活观念淡薄,缺乏直接引导

一是精神文化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表现在普通群众只关心物质利益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愿望;另一方面是旺盛的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与当下文化建设发展的相对缓慢形成了一对严重矛盾,而这一矛盾又因为长期不能得以解决,而导致这一部分本身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极度需求的群众也逐渐放弃了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正当追求。二是对文化志愿服务的宣传不到位。

3.服务群众文化建设,做好文化志愿服务的几点建议

3.1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搭建良好的文化服务平台

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直接向社会提供文化服务,也是政府与民众相互沟通的媒介。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第一,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的组织结构,加强文化志愿者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规范系统地开展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第二,要在志愿活动所需的人、财、物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引导文化志愿者持续、高效地开展服务工作;第三,要不断更新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理念,创新文化志愿服务方式、手段,切实抓好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扶持、引导、推广工作,搭建良好的群众文化服务平台。例如,

2016年6月芦苞镇文化站联合南海区春晖养老服务中心、镇社会工作局芦苞敬老院共同举办“感恩有你,相约端午”康乐活动,丰富老人的节日生活。开展“与爱同行”公益文化行动。联合三水区图书馆、三水区社区学院在西河开展文化艺术公益支教活动、阅读分享会、艺术心理活动、阅读送温暖、汽车图书馆进校园等活动,向新乐丰小学赠送图书月4000余册。7月,举办“筑梦佛山”夏令营芦苞分营活动,引导外来工子女暑期参加疯狂的英语口语交流体验、人格魅力塑造营、艺术绘画长廊等活动。10月,协办2016年广东省文化志愿服务进乡村暨“爱满重阳”公益流动演出文艺晚会暨芦苞孝善文化节活动。

3.2提供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形成优秀的志愿团队文化

任何一支队伍的形成,不仅需要招募也需要培训。文化志愿者队伍是由群众共同参与组成的,他们有着良好的志愿精神,但技能方面却参差不齐。因此,应根据本地文化建设实际,提出文化志愿者的培训计划。例如芦苞镇于2016年10月26日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当日共有11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学习培训,主要来自机关、村居、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关德伦表示,文化志愿者是文化艺术的传播者、倡导者、先行者,志愿服务要结合自身优势,发挥特长,献出爱心,不求回报,积极自愿弘扬大众文化,传播文化知识。借助这个平台,区、镇要积极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

3.3树立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和典型文化志愿者,加大宣传力度

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各级文化部门要通过组织多种宣传方式,吸引社会各级额的关注,不断拓宽文化志愿服务领域,吸引更多的文化艺术人才投身到志愿服务工作当中,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培养、宣传一批品牌、示范性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有利于工作的科学开展。例如,2017年3月三水区芦苞镇独树岗村拥有四百年历史的洪圣庙迎来恢复洪圣诞民俗活动。在人群中,一群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队伍引人注目,为村民义诊、修电器等。此次洪圣庙会,可以视为该村建设美丽文明村居的一次动员大会(如图1所示)。活动中,村民聚集在一起观看武术、醒狮等传统文化表演,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超过5000人参加,参与人数是去年洪圣诞活动的约10倍。在活动中,每个村民都感受到独树岗村团结向上的凝聚力。

图1芦苞镇独树岗村精彩的醒狮表演

4.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志愿者无论是在扩大文化宣传,还是在服务工作上,都对群众文化建设有着很强的助力作用。今后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志愿者无私奉献的主旋律,让更多的个人以及社会团体加入到文化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只有提供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搭建良好的文化服务平台,才能形成优秀的志愿团队文化。

参考文献

[1].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王鹏.2015(04)

[2]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学刊.佟昭,康尔平.?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