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于翠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于翠平

于翠平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150300

【摘要】目的: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同时,在心理,气道管理以及营养支持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49例病人经过治疗病情有了明显改善,其中6例患者最终撤离呼吸机,5例因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053-01

前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指在创伤、感染、体克或大手术等严重疾病过程中继发的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特征故急性呼吸衰竭,至今死亡率仍较高。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发展迅猛、预后极差,发现时一般已到中、晚期。我院通过对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的诊疗特点的分析,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以来,我院共收治了60位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在17-73岁之间。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AMI)、脓毒血症(sepsis)、尿毒症、休克,均为急性起病,鼻塞或鼻导管给氧时,PaO2<60mmHg,并逐渐降低;PaO2早期可由于代偿性呼吸加快而下降,后又升高,当PaO2<25mmHg,PaO2>55mmHg时,提示呼吸衰竭已达临终状态。氧合指数<300mmHg(氧合指数降低是ARDS诊断的必要条件,正常值为400-500mmHg)。

1.2方法

治疗原则为:改善肺氧合功能,纠正缺氧;保护器官功能,防止肺损伤和肺水肿,为治疗基础病争取时间。迅速纠正缺氧是抢救ARDS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多采用人工呼吸机辅以机械通气给氧,开始选用间歇正压通气,如PaO2仍达不到要求水平,应采用呼气终末正压通气(PEEP)。也可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方法,把病人置于俯卧式体位。在护理时必须加强呼吸循环的监测和临床症特体征的观察。人的呼吸频率大于30次/min、出现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组和意识模糊,经常规给氧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70mmHg时,护理人员首先要考虑病人已进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应立即通知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呼吸道通畅护理,要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吸痰工作,在为病人吸痰时进管及吸痰要快,而退管要慢,总时间尽量控制在15秒内)对于痰多的病人,应3-5min后再次吸痰。消除肺水肿,维持适当体液平衡。使用利尿剂,促进肺水肿消退。ARDs后期遵医嘱输人血浆蛋白,以提高胶体渗透压。ARDS病人由于病情危重,对生命威胁较大,而且治疗手段复杂,病人非常痛苦,甚至丧失语言沟通功能,病人的心理状况十分复杂,情绪极易波动。医生和护士主动与病人和家属沟通,了解和关心其心理状况,用合适的方式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帮助缓解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结果

在我院治疗的60例患者中,有49例病人经过治疗病情有了明显改善,其中6例患者最终撤离呼吸机,5例因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81.43%。说明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时,护理人员提供的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服务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保证,对抢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3.结论

3.1ARDS的临床表现

除原发病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外,在基础疾病救治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常规氧疗无效。轻度时呼吸费力,不易察觉,肺部听诊无锣音。重度时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深度昏迷,心律失常。ARDS病人处于一种过度的应激状态,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或静脉营养加鼻饲等营养支持措施,对气管切开连接呼吸机的神志清醒的病人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2ARDS的基础护理手段

转换体位前,稳定病人血流动力学;选择最适当的翻身方法,有足够的人手,保护好病人。给予镇静,减少耗氧量,防止病人因紧张、恐惧、挣扎导致受伤或导管脱管。定时检查病人的腹部是否触及床褥及垫,以确保腹部上下移动,达到最佳的通气效果。及时补充体内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必要时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液或清蛋白,提高机体抵抗力。病情恢复期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使机体有足够的能量供应,避免代谢功能和电解质紊乱。除做好气道的护理外,还需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护理。保持气管切开切口的干净,注意气道分泌物的外观,及时留取分泌物样品作痰培养及药敏。保护昏迷病人的眼睛,防止角膜干燥、溃疡,检查鼻窦有无压痛,保持口腔卫生,每天作3次口腔护理。密切观察病人心率、心律、血压、呼吸、SpO2等。定时动脉血气分析监测,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节。观察病人意识及瞳孔对光反射,及时报告医生。

3.3ARDS护理的作用效果

通过临床试验表明,积极地抢救和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抢救患者的治愈率,提高病人家属的对医院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ICU护士因为懂得如何安全及有效地转换病人的体位,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氧合及通气,并提供适当的护理,可以及时尽早发现及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3基础护理的发展

1974年,Bryan首先提出采用俯卧位通气可能会改善背侧肺通气,从而改善氧合。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技术近年来在内地医院较少应用,而在香港,这一技术作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处理策略之一在临床上被普遍地采用。病人处于俯卧式体位,气体便会转到身体的上方,而上方肺部正常,气体会转到身体的下方或底部。背侧通气改善,肺内通气分布更均匀,从而改善氧合。俯卧位通气适用于氧合功能障碍的病人,对于其应用时机。俯卧位通气在改善氧合的前提下降低了气道峰压和吸入氧浓度,从而减少肺损害和氧中毒的发生。ICU护士在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中,要懂得安全有效地转换病人的体位,提供适当的护理,尽早发现及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不断吸取国内外优秀的治疗经验,将手术中因呼吸衰竭而造成的死亡降到最低,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和满意程度,为我们祖国的医学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孙晓红,朱振男.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重症呼吸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2(02)

[2]刘春枝.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1)

[3]徐锡凤,吴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无创通气支持监测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2C):497-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