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自然分娩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

王红丽

王红丽

(南郑县人民医院妇产科723100)

【摘要】目的:对自然分娩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自然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产妇50例,对所有患者出血因素进行分析,并加强护理。结果: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软产道损伤等均是导致阴道分娩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本组5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有效控制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导致自燃分娩后出现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预防,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

【关键词】自然分娩产后出血原因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218-0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且居于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但若能及时发现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对产妇加强护理,对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就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自然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产妇50例,所有患者均于胎儿分娩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50例患者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8.3±2.4)岁,孕周34~41周,平均孕周(37.2±1.3)周,其中初产妇31例,经产妇19例,所有产妇均为自然分娩;产次1~4次,平均产次(2.6±1.4)次;其中27例(54.0%)患者合并妊娠并发症,包括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1.2方法对所有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出现量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计算。

1.3产后出血护理措施

1.3.1加强基础护理①一旦出现产后出血征象,应立即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去枕,抬高腿部30°,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回心量,保证重要脏器供血;②与此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适当安慰,采用与患者谈话的方式分散其注意力,降低其紧张、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③护理人员协助医生迅速查明出血原因,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如对因宫缩乏力导致出血患者,可给予子宫按摩以刺激子宫收缩,护理人员可一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另一手置于阴道前穹窿顶部前壁,做有节律的按摩,并保持适当的按压时间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从而恢复并保持子宫正常收缩[2]。

1.3.2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阴道流血量,产后2h是出血的高发阶段,产妇分娩监护应留在产房加强观察,若发现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微弱且面色苍白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给予吸氧,促进宫缩,同时加强保暖,尽量避免搬动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3加强监测、积极预防产前详细询问分娩史、既往史,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健康宣教,及时发现妊娠期并发症,及时治疗;指导产妇孕期进行适当运动和劳动,合理膳食,不宜盲目进补,以防造成孕妇肥胖或巨大儿的发生;产时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消除可能造成宫缩乏力的不良情绪,以降低难产发生率;分娩过程由助产士陪同,为产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待产环境,科学管理产程进展,在第一产程加强观察,仔细观察胎心和宫缩情况,及时了解宫口括张以及胎先露下降位置,准确绘制产程图[3];第二产程对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应及时静脉推注宫缩素或口含米索前列醇等以加强宫缩,减少出血;第三产程提前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所有准备,同时尽可能的缩短第三产程。在胎儿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以及有无软产道撕裂等情况,若存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应及时处理;产后2h是产后出血的高发阶段,在这一时期产妇应留产房观察,密切观察产妇宫缩以及阴道流血情况,准确记录失血量、颜色、性质等,出现异常应紧急处理。

2结果

2.1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500~1500ml患者42例(84.0%),>1500ml患者8例(16.0%)。

2.2产后出血原因50例患者中,以宫缩乏力所占比例最大,占一半以上;其次是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

2.3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和临床护理,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无死亡病例。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起病急,且产妇易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对产妇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在本组资料中,我们对50例自然分娩后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以及凝血功能均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并以宫缩乏力最为常见,这与临床相关报道[4]一致。引起宫缩乏力的诱因较多,包括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分娩过程中的过度紧张以及产程的延长使得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均可影响子宫收缩功能,导致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等;软产道损伤的常见原因有阴道手术助产、巨大儿分娩、急产等损伤软产道,而软产道损伤后未及时发现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个临床中完全可以避免[5]。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均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因此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积极救治,救治原则包括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快速补充血容量,防止失血性休克以及防治感染等,而除了产后出血后的积极救治为,加强预防也尤为重要,包括产前检查、产程中识别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积极处理第三产程以及产后24h内的密切观察等均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从而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保证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

参考文献

[1]孙霞,杨学会,姚宁璐,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23(8):99-100.

[2]范文甜.产科阴道分娩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0):760-761.

[3]王丽华.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3):133-133.

[4]陈笙佳,温彩霞,黄彩秀.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112-113.

[5]王爱香,靳文娟,赵舒煊.56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J].甘肃医药,2012,31(5):396-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