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心率和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心率和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王玲玲邓艾民

王玲玲邓艾民(广西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心血管内科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心率和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4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依据患者的入院心率将患者分为“<60次/min”、“60~90次/min”和“>90次/min”,BNP将患者分为“≥100pg/ml”和“<100pg/ml”,分析不同分组的终点事件的预后情况。结果(1)141例患者中,共有“心率<60次/min”者62例,占43.97%,“60~90次/min”者37例,占26.24%,“>90次/min”者42例,占29.79%;“BNP<100pg/ml”者64例,占45.39%,“≥100pg/ml”者77例,占54.61%;(2)不同的心率和BNP在Killip分级≥Ⅲ级的百分比、胸痛发作至入院时间、既往史和血糖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心率>90次/min”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高于“心率<60次/min”和“60~90次/min”者,且在死亡、心源性休克和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心率<60次/min”者,仅死亡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高于“60~90次/min”者;(4)“BNP≥100pg/ml”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高于“<100pg/ml”者,且在心源性休克和致死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高于“<100pg/ml”者。结论入院心率和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是影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因素。

【关键词】心率B型利钠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027-02

严重心肌缺血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除心肌急性坏死外,还伴有持续的胸痛、心电图病理性改变和血清心肌酶谱异常等[1]。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较差,可引发多种临床事件,甚至死亡[2]。目前缺乏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的有效预测标志物。近年来,静息心率的变化可较好预测包括心肌梗死在内的多种疾病的预后[3],而心急梗死可导致B型利钠肽(BNP)水平升高,且BNP在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中也有重要的意义[4]。因此本文推测心率和BNP水平可用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的评价。因此,本文研究将心率和BNP用于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评价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为本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4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81例,女60例,年龄为23~77岁,平均年龄为(58.5±11.2)岁;其中心功能KillipⅡ级79例,Ⅲ级62例;ST段抬高位置:前壁66例,下壁41例,侧壁34例;既往病史:高血压患者66例,心肌梗死65例,心力衰竭35例,糖尿病57例,脑卒中23例;溶栓治疗35例,PCI治疗14例,药物治疗92例;均伴有缺血性胸痛症状。

1.2评价方法依据患者的入院心率将患者分为“<60次/min”、“60~90次/min”和“>90次/min”,BNP将患者分为“≥100pg/ml”和“<100pg/ml”,分析不同分组的终点事件的预后情况。预后包括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致死性心率失常和联合终点事件等。

1.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x-±S”表示,多组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比较采用SNK法,计量资料以“率”表示并进行χ2检验,本研究均采用SPSS16.0软件包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心率的一般情况141例患者中,共有“心率<60次/min”者62例,占43.97%,“60~90次/min”者37例,占26.24%,“>90次/min”者42例,占29.79%;三组在Killip分级≥Ⅲ级的百分比、胸痛发作至入院时间、既往史和血糖上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不同心率的一般资料情况(次/min)

与“<60”比较:aP<0.05;与“60~90”比较:bP<0.05

2.2不同血浆BNP的一般情况141例患者中,共有“BNP<100pg/ml”者64例,占45.39%,“≥100pg/ml”者77例,占54.61%;两组在Killip分级≥Ⅲ级的百分比、胸痛发作至入院时间、既往史(除糖尿病和脑卒中)和血糖上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不同BNP水平的一般资料情况(pg/ml)

与“<100”比较:aP<0.05

2.3不同心率的预后情况“心率>90次/min”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高于“心率<60次/min”和“60~90次/min”者,且在死亡、心源性休克和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心率<60次/min”者,仅死亡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高于“60~90次/min”者,见表3。

2.4不同血浆BNP水平的预后情况“BNP≥100pg/ml”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高于“<100pg/ml”者,且在心源性休克和致死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高于“<100pg/ml”者,见表3。

表3心率和BNP不同分组的预后情况[例(%)]

与“心率<60”比较:aP<0.05;与“心率60~90”比较:bP<0.05;与“BNP<100”比较:cP<0.05。

3讨论

心率加快对心脏产生不利的作用可体现在多方面:(1)较高心率可升高血流的剪切力,长期的高水平状态可损伤冠状动脉内皮,上调炎性因子,并促进动脉内斑块形成;(2)心率较快可影响斑块稳定性,加大患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3)心肌梗死急性期,心率加快缩短心肌舒张期,加重心肌缺血程度,并增大缺血面积[5]。此外,心率较快还可反映交感神经活动水平,而交感神经活动激活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研究指出较低的心率可帮助梗死区域建立侧支循环。因此提示心率在心肌梗死的预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发现:心率较高的患者(>90次/min)的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患者(<60次/min和60~90次/min),尤其是在死亡、心源性休克和联合终点事件上,表明心率加快可增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不良预后发生率,可能的原因与“>90次/min”患者的Killip分级≥Ⅲ级的百分比、胸痛发作至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有关,Killip分级分级越高,表明患者的心功能越低。此外,本研究对另一个指标的分析发现:高水平的BNP(≥100pg/ml)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高于低水平者(<100pg/ml),且在心源性休克和致死性心率失常上更明显,表明血浆BNP水平也可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后的预测,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可导致BNP水平上调,而相关研究也指出冠心病患者的BNP水平与其冠脉损伤严重程度和心梗面积有关[7]。

综上所述,入院心率和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是影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因素,可应用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任亚萍,唐爱国.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化标志物研究新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657-1660.

[2]张庆华,闫华,赵国玉,等.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354-4355.

[3]王淑斐,许金成,陈紫平,等.静息心率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临床探讨[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3):232-234.

[4]舒铭,陈秋莹.血清BNP在临床诊断中新的应用价值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8):884-886.

[5]王晓艳,杨侃,孙明,等.脑钠肽及和肽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45-147.

[6]范姝丽,白小涓,张潇怡,等.血浆BNP水平与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1,5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