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安全饮水精准扶贫巩固提升工作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农村安全饮水精准扶贫巩固提升工作的思考

曾凡开

霍邱县水利局沣东分局安徽省六安市237413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不仅仅是党中央、国务院普惠民生的一项民生工程,更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延伸内容,与贫困人口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追求生活质量提升的愿望与渴盼。霍邱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2006年开始启动,至2018年10月,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共建成农村自来水工程37处,其中地表水源22处,地下水源15处,现日供水规模为13.1万m3,但仍有100余万人口未用上安全水,成为霍邱县脱贫摘帽最大的绊脚石。

关键词: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思考

1.霍邱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1.1自来水接通情况

按照已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能力测算,可解决农村90.5万人饮水问题,当前实际接入人口近30万人。全县400个行政村及社区中有86个全面解决安全饮用水问题。214个村部分通自来水,其中行蓄洪区内47个;100个村未通自来水,其中行蓄洪区内33个。未通自来水贫困村正积极施工,10月底前可以全面通水。

1.2水质监管情况

已经设立霍邱县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负责全县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的巡检工作,每月按水源类型巡检6座水厂。县疾控中心负责抽检工作,每年丰枯水期各抽检一次。龙马、临水水厂开展了日常9项指标自检工作,其他水厂因未配备设备暂未开展,设备的配备工作正在进行。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与省市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我县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与使用均显不足,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零打碎敲,使用与省市平均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全县农村居民接水入户率仅达到15%远低于全省平均90%、全市平均86%水平;全县贫困户接水入户率仅20%,远低于全省平均80%以上、全市平均60%的水平。

2.2建设任务重、时间短与资金缺矛盾凸显

按照省有关考核要求,我县2019年前要完成剩余117万农村人口安全饮用水保障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但距离完成目标任务的时间短,任务重。同时资金缺口较大,据测算县级总共需要承担投入资金5.84亿元,资金筹措压力较大。

2.3建设与管护体制尚未理顺

当前我县农村安全饮用水建设管理仍然执行的是县政府2010年《霍邱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理办法(试行)》(霍政办[2010]95号)和201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运营管理工作的通知》(霍政办[2014]39号)。由于制定时间较长,上级要求和建设运营实际都发生了变化,一些规定已经不适应现在发展要求。全县农村供水运营管理体制尚未有效建立,责任界定不清晰,管理队伍缺乏,管理力度薄弱。长集镇、临水镇、临淮岗乡等部分已建水厂供水规模严重不足。部分乡镇已铺设管网损坏严重,取水口设施经常损坏。在建管网工程总体实施不到位,村民组一级管网铺设差距较大。

2.4群众接入不积极

全县大多数农村水厂收费是承包经营的方式,政府对企业监管不到位,自来水入户费用偏高,有的水厂存在收费不规范现象;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户数较多也导致部分农户不愿接水入户;农村水厂普遍亏损,企业积极性不高。

2.5水源地治理保护不到位

符合要求的农村饮用水源地难以满足需求,水源地保护工作不到位,环境污染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治理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3.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措施

3.1要紧盯目标,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要确保按时完成任务。要紧盯2019年前完成剩余117万农村人口安全饮用水覆盖的目标任务,高度重视,面对差距,调整工作思路,加强领导力量。要科学周密安排。落实“霍邱县农村饮水安全2018-2019年度实施计划”,进一步加快建设及入户进度,严格考评调度,落实监督责任。农饮主管部门要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全面摸排,厘清家底,认真梳理存在问题,明确农饮建设任务和时间结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要多方位加强资金保障。要充分抓住深度贫地区脱贫、行蓄洪区移民迁建等政策机遇,加大对上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县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要采取政府融资、社会投资等多种形式缓解资金压力。

3.2健全队伍,制定完善管理细则

县政府应及时修订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建设、监管、水源地保护、运营管理等责任主体,强化发改委(物价局)、财政局、水务局、卫计委、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在“农饮”方面的职责。积极探索集团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等行之有效的办法。要建立专业化的建设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县农饮管理单位的职能作用,增加编制和经费,提高监管能力。抓好县、乡、村三级农饮队伍建设,充实县级建设监测管理人员,加强技术力量;要充分发挥乡镇水利站职能作用,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和经费保障,确保农饮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3.3规范管理,切实提高入户率。监管要加强

要依据政府“管理办法”对自来水入户费用和水费标准加强监管,在费用收取上要制定标准,落实批准、实施、检查的制度。进一步健全价格机制,减轻农民的负担。要进一步落实补贴政策。政府要设立农饮运营维护专项经费。继续做好贫困户自来水入户免费、贫困村农户入户补贴和低水价补贴。要探索农饮补贴分级负担的体制,确定合理的县乡补贴项目和比例。不断提高对农饮水厂养护、维修、监测经费补贴等。通过补贴政策的实施达到合理控制水价、降低入户费用、减轻群众用水负担、提高接入积极性的效果。

3.4加强监测,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要依法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有影响的生产经营活动。大力防治产业污染。严禁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发展有污染的产业,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积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尽快实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畜禽粪便处理和村庄河塘整治,加快农村改厕建没步伐,开展农村环境治理。要加强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农饮”监测中心监测为主,包含卫生监测、水厂自检、委托第三方监测等多层次水质监测体系。要加强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和民营水厂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并完善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制度。对检查不合格的供水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并督促限期整改。

4.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巩固提升工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保质保量的解决好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既关系着全县贫困人口的切身利益,又是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硬性要求,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必须下大力气切实解决好,回答好历史和人民出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