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活动渗透于幼儿各环节之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分类活动渗透于幼儿各环节之中

王秀莲

王秀莲甘肃省民乐县第二幼儿园734500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规定,幼儿园计算教育的任务是:教幼儿撑握10以内的数概念和加减运算,学习一些有关几何形体的时间、空间等粗浅的知识。从而培养幼儿对计算的意识,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为了使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撑握这些知识,各项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我园加强了对幼儿园计算教育中的“分类”这一内容的研究和探索。

什么是分类呢?分类就是把具有共同特征的物体从其它物体中分离出来。综合起来,幼儿只有学会分类,才能形成数的概念。幼儿园因为各年龄班的教学内容都有各自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各年龄班在分类活动中的要求和发展的目标也就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的教学应该体现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既要遵循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又要遵循幼儿认识能力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一、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分类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分类活动更是如此。很多老师为了教孩子们弄清什么是分类很是苦恼,觉得教起来很是费劲,孩子们不容易接受,有时,翻来覆去地教,但是,孩子就是接受不了。其实,我们将这些分类活动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就比较容易了。比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关于数学方面的知识基本上是零。那么“分类”这一项活动在他们的意识里也就根本不存在了。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只能从他们的生活中开始寻找和创造机会,让他们初步感知“分类”。从幼儿比较熟悉和常用的物品开始,让他们参与和认识什么是分类。如:在孩子们喝水时,请他们取放茶杯,我在他们的茶杯上贴上不同颜色的小动物或水果、几何图形。在这一取一放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按时喝水爱喝水的好习惯和知道一定要用自己的茶杯喝水才更卫生的道理。同时也使幼儿初步地无意识地感知了分类。到了中大班以后,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对于分类也有了一定的感知和认识,有时不用老师要求和提示,他们也会将一些物品分类整理和摆放。如:中班幼儿洗手的时侯,他们会自觉地按照女孩子站一队,男孩子站一队有顺序分好队,一个挨一个去洗手。无形中幼儿把他们自己按照男、女标准分成了两类。

二、让幼儿在学习中感知分类

幼儿园计算教育中的分类活动,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活动。在各学科的教育活动中都可以将分类活动渗透其中。如:在常识活动中让幼儿认识了水果、蔬菜后,请他们将水果和蔬菜分类。认识了一些动物后,可以请他们将飞禽和野兽分类,还可以按两只脚和四只脚的特征进行分类。在美工活动中,收集幼儿作品的时侯,可以请幼儿把作品按照绘画、手工、剪纸、贴画等进行分类和整理。在计算活动中,教授幼儿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随时可以将分类活动穿插进去。如:中班幼儿在认识1-10的数字过程中,可以请幼儿根据物体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认识了几何图形以后,可以请幼儿根据几何图形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多个特征进行层级分类。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新知识的掌握,又进一步感知了分类。

三、在游戏中感知分类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方式,把数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蕴藏在游戏中,通过游戏开展数学活动。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应注重幼儿的操作学习,考虑如何创设环境、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学习数学,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利用幼儿喜欢的方式“玩”数学,感受数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喜欢数学活动。在游戏中给幼儿提供他们熟悉的材料。如树叶、水、豆豆、易拉罐、瓶子、扑克、积木等材料。这样可以让分类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无时不存,无处不有。如:请幼儿玩接圈圈的游戏中,女孩子拉一个圈,男孩子拉一个圈。或者请扮演小鸡的小朋友拉一个圈,扮演小鸭的小朋友拉一个圈。在玩“逛商店”的游戏中,可以请幼儿扮演买和卖的人。在买卖过程中,可以请他们买卖水果和蔬菜、食品和学习用品等,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还让幼儿感知了分类,同时对幼儿进行了礼貌教育。再比如,在玩“三只蝴蝶”的表演游戏中,当扮白、红、黄三种颜色的蝴蝶的幼儿听到打雷、下雨的声音时,要迅速“飞”进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朵下避雨。这个游戏不但让幼儿感知了分类,而且训练了幼儿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做一个肯动脑、用心的人,幼儿园计算教育中的分类活动就会贯穿于幼儿的各项活动之中,而且会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从而使幼儿能够在一个宽松、愉快、自主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分类、感知分类、理解分类,从而提高幼儿的认识、开阔眼界、培养多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