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顽固性呃逆40例

/ 1

综合治疗顽固性呃逆40例

秦峰

秦峰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江苏扬中212200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针刺疗法放血疗法穴位点按穴位注射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272-01

“呃逆”俗称“打呃”,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古人称“哕”,现代医学统称“膈肌痉挛”,轻者饮温水开水、深呼吸、休息,多可自愈。但顽固性呃逆者,日夜不停,或稍有间歇、或数日、数月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近几年来,我科共收治40例此类病患者,经针刺、放血、穴位点按及穴位注射均有效。现整理如下:

1、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为本科门诊患者和病区会诊患者,其中中风后出现呃逆者10例,男8例,女2例;输液用地塞米松引起的呃逆者8例,男7例,女1例;其它原因引起的呃逆患者22例,男18例,女4例。

2、治疗方法

2.1穴位点按:取穴:攒竹,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医者用拇指按压攒竹至患者不能坚持,屏气为止。重复同样的治疗3-4次。

2.2放血疗法:取穴:双侧膈俞,局部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随即在点刺点上拨罐,留罐10分钟,然后用无菌棉签擦去瘀血,再消毒以创可贴住双侧膈俞,每日一次。

2.3针刺治疗:取穴:双侧内关、足三里、郄门、合谷、太冲及膻中穴,补足三里、泻合谷太冲,余穴平补平泻,每5分钟捻针一次期间嘱患者张口深呼吸。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

2.4穴位注射[1]:取穴:印堂,将复方冬眠灵1ml抽于一次性注射器内,嘱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以左手拇指夹持穴位,右手持针从上向下沿皮刺入6-13mm,待患者局部有胀感后,边退针边迅速将药液注入穴内,出针后用无菌棉签指压针孔两分钟。每日一次。

以上治疗均以5日为一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痊愈:临床呃症和阳性体征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基本消失,在两个月内偶有复发,但经深呼吸、饮温开水或点按攒竹穴后症状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治疗前后无改变。

3.2治疗结果

40例患者经治疗后,一疗程痊愈30例,2个疗程治愈8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100%。

4、典型病例

陈某某,女,32岁,就诊时间2013年10月15日,五年内三次出现顽固性呃逆,第一次为洗澡时看到有黑影从窗户前闪过,出现呃逆,第二次为厂里工作时一钢板从身后突然坠落受惊吓后出现的呃逆,此次为回安徽老家,行走过程中突然身后跟着一头毛驴,受惊吓后突发呃逆,三次呃逆均引起数周呃逆,此次就诊时呃声频作,声低,呈持续性、频率快、有气不能进感,自诉每于入睡后呃止,醒时则呃声不止,胸膈满闷,不能进食,痛苦不堪,情绪不安,精神萎顿、舌暗淡、苔薄白、脉弦,诊断为顽固性呃逆,用上述治法治疗一疗程后,呃逆次数明显减少,进食增加,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呃逆完全停止,诸症皆愈,期间未服任何治疗呃逆的药物。

5、讨论

“呃逆”是膈肌不由自主的连续性或间歇性收缩引起的,大多数患者症轻,多能自愈,如果长久持续不断的呃逆则需要就医。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一种神经反射性动作,一些全身性的疾病如中风、手术或服用一些激素类的药物都有可能引起呃逆,点按攒竹实为刺激眶上神经促进迷走神经兴奋,间接地抑制膈肌运动,从而止呃。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多为气机失调,饮食不节,情志不和,久病体虚等渐积而成,治疗当调畅气机,顺通降逆安神止呃,故在针刺选穴上多以此为据,其中内关可宽胸利膈畅通三焦气机,为降逆要穴,郄门为手厥阴心包经之郄穴,气会膻中,膻中为心包经之募穴,足三里为足阳明经之合穴,三穴配伍有调肠胃、降逆气、宽胸利膈,宁心安神之效,合谷太冲开四关,调一身之气血,理阴阳失调,有和胃降逆调畅气机之功效。点刺膈俞,拨罐放血,理气化瘀,宽胸利膈,对于临床上呃久胸闷者常收到明确的疗效,而印堂穴为经外奇穴,位居督脉,具有镇静安神作用,复方冬眠灵可阻断传入冲动从侧枝进入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从而抑制外周感觉刺激引起的惊醒反应,使大脑皮层兴奋性下降,产生镇静和嗜睡作用[2],因此采用复方冬眠灵穴位注射具有穴位与药物双重作用。

综上所述,顽固性呃逆一证诊断不难,致病因素较复杂,单独使用某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而此四法配合使用,见效快,病程短,作用持久,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常洪霞.印堂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A].北京:《中国针灸》杂志社2005.169

[2]SMITHHSBusracamwongsA,Managementofhiccupsinthepalliativecarepopulation,AmJhosppalliotcare2003,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