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浅谈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刘莹胡圆圆

刘莹胡圆圆(黑龙江省伊春卫生学校黑龙江伊春153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254-02

【摘要】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疾病已经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这一疾病的高发人群以青少年尤为明显,中职学校生源多样化,主要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以及已经在社会上工作几年的社会人员。心理发展、社会经历和家庭背景存在的差异,使得中职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目前在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着如自卑、逆反、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心理疾病呢?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重任我们社会、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学生本人兼而有之。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对策

何谓健康?健康有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1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问题

1.1自卑及逆反心理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心理发展不稳定,容易形成自卑及逆反心理。“自卑”又称“自我否定意识”,大部分中职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也有想学好的愿望,但是他们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因为从小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动力和毅力,所以成绩不理想。这些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普遍就被认为“成绩差、没出息”。老师的阳光不会照射到他们那个角落。家长也普遍认为孩子成绩这么差,考不上高中给自己“丢了脸”。学生自己也认为自己“脑子笨”,这使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而放大自己的不足,产生自卑心理。中职学生普遍都处在17~2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正处在青春期,有易冲动和易焦虑的特点,从而导致某些逆反行为的发生。

1.2适应能力差、判断能力差、自控能力差

对于刚进入职业教育学校的新生来说,面对新生活、新环境,有的同学不知所措。对于已经习惯了听从老师安排的同学,当他们面临一个相对于以前较宽松的学习及生活方式时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的由此产生厌倦和烦闷情绪;有的则表现出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

1.3人际交往能力差

主要表现为社会性交往萎缩,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同学间交往充满江湖气,网络交往失度失范。对于这些还处于青春期,对于社会及异性充满好奇的孩子,当他们终于脱离父母的视线时,有的会与社会上的人交往过密,有的则会发生早恋及网恋。

1.4对自己的未来择业缺乏信心

相对于大学本科生,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大多缺乏规划及信心,面对择业,心理恐慌、紧张,而且容易产生退缩心理,又不能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所以很多学生在校期间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2积极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

2.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正确的评价自我

人生中困难是不可避免的,要勇敢迎接挫折和困难带来的挑战,成为生活的强者。要学会科学的评价自己,尤其要扬其所长,消除不良情绪,换个角度看待自身。虽然我们不少职专生学习成绩不好,但却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社会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只要努力发掘自身优势,同样能做出惊人的贡献。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对心理的影响,并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学生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

2.2转变观念、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首先教师要摘掉有色眼镜,主动与学生亲近,用亲情唤起学生的信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找出应对策略。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表现专长和优势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和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信心。其次,家长要转变思想,要明白学生上中职学校不是丢父母的面子。再次,还要逐渐转变社会上的偏见。上中职的孩子并不差,他们可能在语数外上成绩差,每个学生都有值得人们去认可、去赞许的地方,人们应该去做些什么来支持、鼓励他们。我们应该学会体会每个人心中那份渴望被关注、被呵护的心情。

2.3丰富生活,增强信心

鼓励学生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中职学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竞赛、汇演等文体活动,既可学得一技之长,锻炼自身能力,又可充实在校生活,增强自信心。

2.4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树立学生自信心

学生学习成绩差是造成学生自卑、缺乏自信心等心理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应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入手,切实抓好学生的基础,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逐渐尝到成功的喜悦。

对于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其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要用无私的爱去感化学生、激发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及希望。

参考文献

[1]付金霞.职业中专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与对策[J].水产职业教育,2004(4):39.

[2]戴巍.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及其自我调适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