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导学案点燃学生英语学习激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利用导学案点燃学生英语学习激情

韩成明

江苏省泗洪中学韩成明

【中图分类号】G234.8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5-0047-01

译林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正式使用已有七、八年了,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深切感受到此套教材与以往人教版教材的变化,体现在知识难易度上以及教材本身的编排体系上。再看看老师们的教学模式还基本上是多年沿袭的老一套,大多是老师们的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进行机械性操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调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教改的号角在全国吹响,出现了多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导学案也应运而生,把高中英语教学带上了一条光明大道。导学案(Guidedlearningplan),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设备及学生能力等实际情况,为学生编制的学习方案,体现的思想精髓是“先学后教”和“以学定教”。导学案不但解决了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转变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形式,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自从我校开展“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以来,我和我们高三英语组的同事们悉心钻研教材、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根据学生的学情共同研讨编制导学案,在摸索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导学案使用程序,具体如下:

1、依案预习,确定个体难点。有效的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好导学案的导学功能,使课前的预习真正发挥实效。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设计成任务,引导学生预习研究,促使学生认真自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写出答案要点,然后课上汇报预习的结果。

2、分组讨论,解决基本问题。全班每6人为一组,指定组长,组织本组成员面对面讨论个别疑点,教师在班内巡回指导,随时解决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掌握各组讨论情况。最后各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归纳讨论结果和疑难问题。

3、点拨引导,全班解疑。经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集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真正起了主持人的作用。每一小组把未解决的问题由代表提出来,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让已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抓住问题要害,使学生在渴望解释的心理状态下,明晰事理,收到教与学的高效益。

4、达标训练,反馈小结。要限时完成达标训练题,让学生当众批改,以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教师根据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使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在实施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认真编写学案。学案的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尽量一课时一个导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导学案应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导学案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在讨论中要不断启发学生,要打破学生顾虑,形成自由讨论的气氛。学生将预习时的问题带进课堂,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老师的适当点拨使自己把握本课时教材中的学习重点难点,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形成知识与能力的网络图式。

3、在讨论结束以后,教师要及时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小结,要让学生十分明确讨论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孰是孰非,不能得出结论的或现在还没有定论的,要鼓励学生积极研究、探索,并提出自己的推理和假设。

在实施过程中感觉同学们确实都动起来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使用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探索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就一定会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