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50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50例分析

常娜娜郭秀霞

常娜娜郭秀霞(通讯作者)

(济南军区总医院妇科山东济南250031)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以便正确治疗瘢痕妊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1年7月16日~2014年7月16日收治本院的50例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5例患者胎囊注射甲氨蝶呤+刮宫术,成功3例,成功率:60%;37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刮宫术,成功36例,成功率:97.30%;8例患者行经腹病灶切除术,成功8例,成功率:100%。结论: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可靠,简便方法,HCG动态监测是重要疗效指标。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子宫动脉栓塞术+刮宫术及病灶切除术均安全有效,疗效显著,子宫动脉栓塞术+刮宫术治疗创伤更小。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106-02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胚胎着床于剖宫产瘢痕处,随诊妊娠的发展,绒毛于剖宫产瘢痕处与肌层粘连并植入,造成大出血、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是临床上少见的剖宫产远期并发症[1],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增加,其发病率明显上升[2]。瘢痕妊娠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病情凶险,可危及生命。现分析本院4年来收治的50例瘢痕妊娠,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7月16日~2014年7月16日收治本院的50例瘢痕妊娠病例,年龄22~45岁,平均33.5岁,停经天数38~88d,本次妊娠距末次剖宫产时间0.8~14年,剖宫产次数1~3次。50例均由彩超(腹壁彩超或阴式彩超)确诊:孕囊位于子宫下段前壁子宫切口瘢痕处,孕囊距子宫浆膜层最薄处2~13mm,与膀胱壁间的子宫肌层组织凹陷,变薄,孕囊血流丰富。血β-hCG水平:2100~35600mIU/mL。

1.2诊断方法:病史,血β-hCG及彩超。彩超的诊断标准为:(1)宫腔内或宫颈处未见妊娠囊;(2)子宫峡部前壁切口瘢痕处见妊娠囊或混合性包块;宫腔内或见变形的妊娠囊或混合性包块部分深入切口瘢痕处(3)妊娠囊距子宫浆膜层距离近。

1.3治疗方法: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孕周大小、出血量的多少、有无休克、有无生育要求选择并结合血β-hCG值,彩超提示妊娠囊距子宫浆膜层距离选择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①B超引导下胎囊注射甲氨蝶呤+刮宫术:本组5例患者经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峡部瘢痕处可见孕囊以及孕囊样回声,在彩超引导下进行穿刺直至孕囊,将囊液抽出,并向囊内注射45mg甲氨蝶呤,用药第3天、第7天及第10天后,对患者进行血HCC以及超声复查,若患者血HCC值<1000U/L,且彩超显示瘢痕处包块缩小、血流信号减少,于腹部B超的监护下,对其行刮宫术治疗。其中2例HCG值下降不明显,且彩超显示瘢痕处包块无明显缩小,改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UAE)+刮宫术,治疗成功。②双侧子宫动脉栓塞(UAE)+刮宫术:本组37例患者均于介入前行血常规、心电图、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等多项常规检查,同时对其进行碘过敏试验,排除手术禁忌后,对局麻在透视监测下,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同时插管至患者的双侧子宫动脉处,此时见其妊娠囊着色,后经导管插管将甲氨蝶呤灌入双侧子宫动脉,并用直径为3mm的明胶海绵颗粒将左右子宫动脉栓塞,经复查造影显示双侧子宫动脉血流缓慢,为部分闭塞后撤管。术后对压迫点进行压迫止血,并常规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后72小时,在超声监视下行刮宫术。其中一例刮宫时出现止血困难,急改行经腹病灶切除术及子宫修补术。③经腹病灶切除术:本组37例患者,孕囊较大,血HCG>15000mIU/L,孕囊靠近浆膜型,包块外凸,均行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术中出血约300-500mL,术后血HCG平均下降50%时间为2d。

2结果

5例患者胎囊注射甲氨蝶呤+刮宫术,成功3例,2例患者HCC值下降不明显,且彩超显示瘢痕处包块无明显缩小,改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UAE)+刮宫术,治疗成功。成功率为60%;37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刮宫术,成功36例,另外一例患者刮宫时出现止血困难,急改行经腹病灶切除术及子宫修补术。成功率为97.30%;8例患者行经腹病灶切除术,成功8例,成功率:100%。3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且均保留了生育功能。具体治疗方案及治疗结局见下表。

表瘢痕妊娠50例治疗方法及结局(n,%)

治疗方法治疗例数成功例数成功率

胎囊注射甲氨蝶呤+刮宫术5360.00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刮宫术373697.30

经腹病灶切除术88100.00

3讨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胚胎着床于剖宫产瘢痕处,随诊妊娠的发展,绒毛于剖宫产瘢痕处与肌层粘连并植入,造成大出血、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异位妊娠。其病因可能为前次剖宫产损伤了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促进了孕囊深入到子宫肌层,并在子宫肌层生长。具体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如或缺陷、剖宫产术中切口缝合错位或感染、愈合不良、子宫下段切口位置过高、多次宫腔操作局部宫内膜或肌层的损伤有关[3]。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增加,其发病率明显上升。瘢痕妊娠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病情凶险,可危及生命。由于发病率低容易被误诊。广大医务工作者引起注意,对瘢痕妊娠要有更深的认识。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多根据剖宫产史,停经史、彩超检查及HCG升高,彩超尤为重要。瘢痕妊娠应及早诊断、采用正确方式早治疗。瘢痕妊娠一经诊断,应立即住院治疗,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具体治疗方案主要根据临床病例特点、医院条件、患者需求等综合考虑。早期发现瘢痕妊娠,及时终止妊娠,无论是药物治疗或是手术以及动脉栓塞,均能有效的保留生育功能,临床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医疗条件,采用个体化及联合治疗方案。同时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手术的质量及缝合子宫切口的水平。加大避孕知识宣传,避免意外怀孕及人工流产。

参考文献

[1]李琼,冯淑英.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中宫腔镜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9,4(1):63-64.

[2]刘素贤.瘢痕子宫再次妊娠120例分析[J].河北医药,2007,29:835-836.

[3]李研,王丹波.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35例诊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79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