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及分析

孙姣梅

孙姣梅(湖北省嘉鱼县血防医院湖北咸宁4372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150-01

【摘要】目的探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患者168例,通过临床表现、对不良反应患者按照类型、系统逐一登记统计。结果治疗后有32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不良反应大致分为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过敏反应四种类型。结论针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要合理用药,以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吡喹酮血吸虫病不良反应

吡喹酮(Praziquantel)自1978年以来就应用于抗蠕虫的临床治疗中,由于它具有剂量小、疗程短、高效低毒及使用方便的特点,是目前被公认的少有的治疗血吸虫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1]主要通过5-HT样作用使宿主体内血吸虫、绦虫产生痉挛性麻痹脱落,对多数绦虫成虫和未成熟虫体都有较好效果,同时能影响虫体肌细胞内钙离子通透性,使钙离子内流增加,抑制肌浆网钙泵的再摄取,虫体肌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大增,使虫体麻痹脱落。但有部分患者在服用吡喹酮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严重者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为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我院对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间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168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患者168例,男102例,女66例,年龄低于15岁的53例,其余的年龄是16-52岁间。所有患者中慢性血吸虫病(慢血)118例,急性血吸虫病(急血)33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16例,脑型血吸虫病(脑型)1例。

1.2治疗剂量及方法

慢血以吡喹酮总量60mg/kg,分两天服用;急血以总量120mg/kg,分六天服用;晚血以总量50mg/kg或60mg/kg,分两到三天服用均可;脑型以总量60mg/kg分两天服用或120mg/kg分六天服用。体重计算以60kg为限。

1.3统计方法

所有患者口服吡喹酮治疗,并观察患者服药后2~3小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合2010年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统计近几年集中观察区外服药后2~3小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本中心门诊直检和血检阳性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结果

在用吡喹酮治疗的168例患者中,有32例发生不良反应,占总患者的19.05%。

2.1不良反应类型

经统计分析,发生的不良反应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2]: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过敏反应。其中神经肌肉系统有12例,占不良反应患者人数的37.50%,主要以头昏、头痛、多汗、乏力等症状为主,此类型不良反应,一般在服用吡喹酮0.5~1.0h后出现症状;消化系统有17例,占不良反应患者人数的53.13%,主要以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以心率减慢、心律紊乱、早搏、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的共2例,占不良反应患者人数的6.25%;以头面部浮肿、皮疹、丘疹、荨麻疹等过敏现象为主的共1例,占不良反应患者人数的3.12%。

2.2不良反应的性别差别

在发生的32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故在不良反应出现率中性别间无差异。

3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服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不良反应主要以消化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反应居多,两者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3.13%(17/32)和37.50%(12/3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经观察分析主要发生原因是空腹服药者居多。因此在采取顿服疗法时应避免空腹,以饭后0.5~1.0小时服药为宜,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吡喹酮作为一种广谱抗蠕虫药,广泛应用于血吸虫病的治疗,其疗效高、疗程短、毒性低、不良反应轻微短暂、不影响治疗的进行和日常活动已被公认。本次临床观察治疗168例。其不良反应出现率为19.05%,男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25);成人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儿童组高,差异显著(P<0.01)。

综上所述,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人群的个人体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吡喹酮的反应更是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既要掌握其普遍规律,又要了解其特殊性,严格规范诊疗常规,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正确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保障病人的安全,促进病人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黄绪堂,胡长明,吴强.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出现不良反应35例临床观察和处理[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2010,03:138.

[2]陈朝礼,游晓菊,曾小耘,陈伟.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不良反应调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5,05:32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