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心得

骆梅

骆梅

(公安县中医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重症患者要承受病理性的疼痛及心理方面的不适,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重症患者的身心舒适,尤其对于重症病房中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应该特别关注其疼痛处理、镇静干预及谵妄情况。

【关键词】重症;护理

随着社会医学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环境的发展,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程度和临床护理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随着医保制度的普及及社区服务机构设施的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危重症患者逐渐成为内科住院患者的主要部分,也正因为这样,内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重症医学与护理发展迅速,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有所高,专业性增强。提升重症护理专业能力、体现护理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规范化的专科操作。基于患者安全,提升护理安全,确保护理质量,与重症医疗协同发展是重症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内涵。沟通是重症护理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在这复杂及快速行动的环境中,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是考验其临床决策果断性的重要指标。属及患者的焦虑并博得其信任;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准确告知医生观察到的病情,及时传达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提醒医疗团队成员了解患者预期的处置等都是有效的沟通方式,同时也可以促进护理人员自身在医疗团队中核心作用的体现。同时,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为教育患者树立健康意识,促使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对健康的认识[1]。针对急重症患者焦虑恐惧、紧张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必须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有效地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即心理护理。舒缓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创造最佳身心状态,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是促进护患之间彼此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的需要。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给患者安全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注重基础护理,重症患者病情比较复杂、住院时间较长,在护理过程中必须考虑全面,严密观察其神志变化,保持呼吸通畅,注意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防止患肢病情进一步加重。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测病情变化的先兆,准备用相应的急救药品,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每月进行质控检查,从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管理决策等方面监督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等方面整体评估,在发生差错事故后,客观分析事故原因,认真组织讨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伤害减轻到最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抢救成功的前提是注重护理人员安全教育,规避护理风险。

日常注重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负责部门对新毕业护士实行岗前培训,使护理人员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将风险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护理部通过各种途径培训护士增强其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病的观察要点及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技术,并熟知抢救预案、流程,以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防止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建立健全绿色通道制度,急诊分诊抢救制度,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急危重患者,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与医疗相关的手续后补办的原则;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加强急危重症患者的交接管理,强化交接班意识等都是加强危重症患者护理的重要举措。

危重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或到崩溃的边缘,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医患矛盾。通过医护精心的临床护理,大部分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好转,心情放松,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狂躁等不良情绪反应逐渐消失,能够配合医师积极治疗。重症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也高,对家属打击大,临床护理人员应充分重视这一情况,要了解家属的心态,提前做好死亡教育,家属往往对于患者昏迷或濒死的事实持否认、不接受甚至不配合的态度,他们过度寄希望于医护人员有回天之术,能使患者完全康复。因此,必须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尊重自然规律,积极接受适应死亡的教育,帮助家属树立正确的生命质量观;把握解释的语言技巧,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对于亲属无心理准备,难以接受死亡事实的情况下,在医护对昏迷的患者实施全力抢救之前,要要谨慎说明病情,在诊断病情,分析亲属的情绪及个性特征后,可采取循序渐进的说明方法,自然而然让亲属知道疾病的性质,即使病情恶化,亲属认为医生态度好,已尽力而为了,也不会对诊疗产生怨言。

分级管理模式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以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充分的调动护士的护理积极性。分级护理管理是指能够设计相应的层次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相应层次的有效管理以及优化管理,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2-3]。分级护理管理让护理人员的工作程序更简单,高效,更有利于让患者接受更好的护理服务,并且分级护理管理可以将护理人员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合理有效的利用护理人员。护理查房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管理活动,它可以有效增强护患双方互动过程中的交流、促进护患双方的理解,更可以是促使护理人员不断的主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跃思维、增强自信心、体现自身护理专业的价值。重症专科护理小组的组建,在专科护理小组的建立、培养专科护理人员等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以及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深入了解,其对临床护理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护理人员要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危重症患者不安全因素,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安全隐患,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景梅.健康教育对改善冠心病患者患者抑郁焦虑状况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1-13.

[2]赵青,陈燕,赵霞,等.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44-1945.

[3]姜珊,宫建美.住院病人对新分级护理制度实施情况的满意度调查[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2,26(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