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针刀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临床护理

/ 2

浅析针刀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临床护理

王晓燕1张贵平1代铁柱2(通讯作者)

丹江口市中医院442700

颈椎间盘突出症包括由颈椎间盘膨出、突出及脱出而引起的颈脊髓或颈神经根受压的临床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颈、肩、臂丛神经分布区域麻木、疼痛及上、下肢运动障碍等,严重时可发生高位截瘫甚至危及生命。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以颈5-6、颈6-7最多见,其次为颈4-5,多见于年长者;男性多于女性。根据突出形态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周围型和中央型突出。本文研究的为周围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我科自2012年8月—2015年6月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周围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经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70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龄30~68岁,平均47.5岁;病史3天~4.5年。椎间盘突出间隙颈5-6为26例,颈6-7为22例,颈4-5为8例,双椎间隙突出为14例。均以颈、肩背部疼痛及臂丛神经分布区域麻木、疼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治疗前行牵引、理疗、针灸等治疗。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前对患者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全部病例经X线、CT或(和)MR扫描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

2.治疗方法。项韧带、外周肌群、横突后结节及颈椎后关节针刀松解术配合龙氏手法整复。以颈4/5、5/6、6/7后关节及第3-7颈椎棘突为针刀治疗点,共11刀,以双侧5、6、7颈椎横突后结节及双侧肩胛提肌肩胛内上角止点、大小菱形肌为针刀治疗点,共12刀,分两次治疗,间隔5-7天。患者取俯卧颈椎屈曲位,胸部垫15cm高软枕。定点,标记。常规消毒、铺巾、戴手套,取1%利多卡因各治疗点局麻,每个点剂量小于1ml。定点部位行针刀松解术,术后龙氏手法整复治疗,结束后立即颈围固定。

3.结果。第2次治疗5日后评定疗效,70例患者经治疗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后治愈50(71.4%)例,好转14(20%)例,未愈6(8%)例,总有效率为91.4%。6例无效患者中有2例经过第1次治疗后由于疼痛剧烈,而采用胶原酶溶盘术治愈,2例行射频治疗而愈。

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协助患者做常规检查。如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心、肝、肾功能检查,拍X光片,必要时做CT或MRI影像学的检查等。以便于医生严格掌握针刀手术适应症,为针刀手术提供定位学诊断依据。

2.术前评估。若患者血压高且情绪紧张者、严重心脏病者、施术部位皮肤有红肿或感染者、患有血友病或其他出血倾向者、体质极度虚弱者,及时反馈医生。评估四肢肌力、感觉异常的部位、有无功能障碍及其他症状,并记录,为术后对比提供参照依据。

3.心理护理。根据病人家庭背景、病史、病程、曾接受的治疗方法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差异,用和蔼的态度,通俗的语言与病人交谈,使之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1]。耐心向病人介绍该疾病的病因、治疗过程、成功病例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解除心理负担,增强病人安全感,从而稳定病人情绪,使其树立信心,接受针刀手术治疗,签针刀手术知情同意书,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4.术前备皮和手术器械及药品准备。颈椎手术患者术前上至枕骨粗隆,左右至耳根部剃去毛发,以便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及预防感染。术前手术室紫外线消毒一小时,备齐手术所需相应型号的小针刀和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和抢救药品及器械。

二、术中护理

1.体位。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根据手术的部位使患者取俯卧颈椎屈曲位,胸部垫15cm高软枕。

2.无菌消毒。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并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根据手术要求,递送相应型号的小针刀。手术完毕加压片刻,防止出血,无菌沙块充分覆盖刀口。

3.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立即停止手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休息,必要时给予吸氧急救,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三、术后护理

1.预防感染。常规抗感染3天,观察针刀施术部位情况,保持伤口处清洁干燥,避免水和汗渍浸湿伤口,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并观察贴胶布处皮肤有无过敏现象,伤口敷料每日更换,直至伤口愈合完好。

2.颈围固定。在针刀治疗和手法复位后,颈围固定,限制颈椎旋转、前后方活动1-2周,并告知患者睡觉时取下,以免影响血脉通畅,睡眠时颈下垫一软枕,以舒适为宜,忌高枕卧位。两周后颈围解除,鼓励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颈部前仰后伸、左右旋转活动,以促进血脉畅通,加强上肢运动,两手捏橡皮球和拧毛巾以及手指的多种运动,预防关节废用萎缩。

3.生活护理。做好情志调护,饮食营养丰富,适当多食羊肉,海参等温性食物,禁厚味生冷寒凉性食物,禁烟酒。

4.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掌握1—2套有效的颈椎康复保健操,根据动静结合的康复要求,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时,应将颈部的体位护理与颈部的功能锻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按照病情轻重指导和鼓励病人积极进行相应的颈部医疗体操及肩背部的肌力锻炼。让病人取站立位或坐位,两眼平视,双手叉腰,在深呼吸状态下作头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及左右旋摆,活动颈部关节、肌肉、韧带。并配合上肢前伸、外展、后伸、上举等肩背部功能锻炼。如此反复练习多遍,每次30分钟。整个过程要求动作轻柔、和缓、稳健,频频有序进行。运动量的大小可根据各人年龄和体质灵活掌握,以病人不感头晕,能够耐受为度。每日锻炼2次,一般应安排在早起和晚睡前进行。对症状较轻和恢复期的病人,可在上述锻炼方法的基础上,增做哑铃体操或配合气功、太极拳、太极剑等较复杂的锻炼项目。[2]

5.日常生活保持正确颈部姿势。指导病人采取自然端坐的姿势,胸部保持正直,头颈部略微前倾,不可过度前屈和后伸,不要长时间低头或仰头,避免颈肌疲劳。睡眠时,病人应采取仰卧位或右侧卧位的睡眠姿势,头颈部及胸腰部应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双膝及四肢自然伸直或微屈,全身肌肉放松。应纠正俯卧位和左侧卧位的睡眠体位,因为俯卧位往往使头颈处于向一侧极度扭转的体位,容易引起颈部肌肉、韧带、关节的劳损退变,不利于颈椎功能恢复。左侧卧位有加重心脏负担的不足,故不适宜。并注意颈部防寒保暖。

小结

围手术期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状态和手术耐受能力及术后活动能力,从而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并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本次7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我们通过认真领会针刀配合操作治疗的方法与目的,针对治疗特点,除运用常规护理外,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很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战胜疾病,恢复健康;此外做好出院前的康复指导,包括日常饮食的指导和合理摄取营养的方法,日常的颈椎康复保健操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日常生活的正确颈部姿势等,对于患者的康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针刀治疗的进展,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绪平.针刀医学护理学[M].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8-145.

[2]岳二妞,王海涛.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及护理[J].中医正骨,2000:12(9):19.

作者:王晓燕湖北籍主管护师;专业:中医内科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