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周薇敏

黑龙江省萝北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154200

【摘要】疾病的发生对人体的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对疾病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患者自身的状态和疾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根本的角度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目前社会上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流行性感冒,这种疾病不仅具有不定期性,而且发生的周期也比较短,在气候或者自身的免疫力变差的情况下都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对人体造成的健康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发生这种疾病的人群大多数是儿童,这主要是由于小儿自身的抵抗力比较差导致的,为了更好的对小儿流行性感冒进行治疗,就需要对这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进行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小儿;流行性感冒;临床特点;诊断要点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80-01

目前在小儿疾病的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最常见的小儿疾病就是小儿流行性感冒,这项疾病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小儿自身的免疫力比较差导致的。发生这种疾病就需要对小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防治这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在对小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全面的考虑,还需要对患病的小而自身状况进行考虑,这是因为小儿的年龄比较小在诊断过程中如果用药的不合理就会使得小儿自身的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这就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自身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小儿流感的临床特点

在对社会临床医学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小儿患有流行性感冒的可能性远远超过成年人,而且小儿发生流行性感冒的过程中,还存在这重复性发病的特点,这就为治疗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因此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特点观察,并根据观察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对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流行性感冒在恢复的过程中会产生三种抗体,在这里笔者就对这三种抗体进行全面的论述。第一,在流感恢复过程中产生一种叫血凝素的抗体,这种抗体在流感中的作用主要是对病毒进行中和,对再次发生流行性感冒起到防治的作用。第二种抗体就是神经氨酸酶抗体,这种抗体的作用在于抑制病毒在体内产生奇特感染细胞,从根本的角度上减少病毒在患者体内的蔓延,为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种是核蛋白抗体,这种抗体在患者发生流行性感冒的过程中能够对新分离的病毒株起到鉴定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对病毒进行抑制,因此这种抗体的存在只能用于对流行性感冒的检查。对小儿容易换上流行性感冒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小儿自身的免疫力发育的并不完全,在三岁之前是不具有体液免疫的,而且在发生流行性感冒之后自身发生的免疫维持的时间也不长。不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种小儿主要是指婴儿以外的小儿,这主要是因为婴儿在出生之后自身还携带着母体的抗体,而且婴儿在活动的范围中也接触不到患有流行性感冒的患者,这就从根本的角度上降低了婴儿发生流行性感冒的概率。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流行性感冒的发生还与小儿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在气温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发生流行性感冒的可能性就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发生流行性感冒还有很大的规律性,而且是突然发生的,传播的速度也比较快。

二、小儿流感并发症的特点

(一)小儿的并发症较成人多见:⑴肺炎最为常见(除外肺炎型流感),其次是中耳炎及鼻窦炎,多发生于恢复期的早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不少见,混合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比较多见;继发的细菌感染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比较多见;还可见到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一个患儿最多时可查到4种病原微生物同时存在。⑵急性肌炎常发生在典型流感恢复期的早期,突然发生两腿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剧烈疼痛和触痛,也可累及其他肌群。此时患儿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及转氨酶(SGOT)增高。肌炎为自限性。

(二)罕见并发症在小儿也能见到:(1)肝脑综合征在小儿时有发生,肝脂肪性变与脑水肿并存。本病1929年即有报道,1967年以后流感中多见。1974年美国每10万乙型流感(IFB)患者中有31~58人合并肝脑综合征;1974年及1977~1984年美国42个州的监测结果提示,在18岁以下人群甲型流感(IFA)和乙型流感(IFB)患者中,共发生肝脑综合征3030例,870例死亡。表现于恢复期时,先有恶心、呕吐,1~2d后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嗜睡、谵妄、昏迷、惊厥),多不发热,血转氨酶和血胺增高,而脑脊液无明显变化。(2)并发脑炎在小儿中偶可见到;(3)格林-巴利综合征;(4)横断性脊髓炎,但比较少见;(5)心脏并发症中偶见心肌炎;(6)猝死,有少数婴儿猝死病例与流感有关。

三、小儿流感散发病例的发病情况和特征

近几年流感并无大的流行,除了冬春季节病例较多以外,几乎全年都能见到流感散发病例,但这些病例毫无例外地是通过实验室诊断的。散发病例可供诊断的临床特征是通过事后对可疑病例总结的,大致可归纳为“普通感冒症状”加发热,这种发热持续2~3d不退,退热药常无济于事,伴有肌痛是最为重要的疑诊要点,但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病例。婴幼儿没有表述肌痛的能力,若以普通感冒为表现加上发热持续2~3d不退者(因为普通感冒发热持续者少见,高热者更少见),应考虑流感的可能性,宜作实验室检查,事实是其中多数被证实为甲型流感病毒所致,如果没有考虑流感的可能性,不作实验室检查,相信漏诊误诊病例一定不少。流感的呼吸道外症状比普通感冒多,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但对诊断流感作用不大。

四、小儿流感的疑诊和确诊

(一)普通感冒症状加发热再加肌痛表现,是疑诊流感的重要依据,此类患儿90%以上经实验室证实是流感病毒所致。

(二)流感的确诊必须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流感监测中心的病毒分离),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病原学结果综合分析。其中血清抗体试验包括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流感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测定等。如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滴度在恢复期比发病初期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或鼻细胞学检测可见圆柱形上皮细胞,原浆内有各种包涵体。上述方法对流感的确诊都比临床诊断滞后,最近由Noyola等介绍的一种新的快速诊断方法,即神经氨酸苷酶检测法,仅需5min就可做出诊断,但不能区别其型别。

(三)流感与普通感冒相鉴别比较困难,确诊仍需依靠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斑疹伤寒有时与流感相似,可以做外斐反应鉴别。流行性出血热可借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帮助鉴别。

五、结束语

小儿发生流行性感冒不仅仅会对自身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家庭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对小儿流行性感冒进行合理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这样才能在小儿发生流行性感冒的时候能够进行有效的治疗,从根本的角度上减少这种疾病的恶化。

参考文献:

[1]董宗祈.从病毒学基础谈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10)

[2]雷静.小儿感冒颗粒的镇咳祛痰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7)

[3]孙雪,张义智,李丽,李冲,宋艳芹,王天.安儿宁颗粒的镇咳祛痰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01)

[4]董宗祈.儿童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