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骨质疏松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建波

陈建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1医院体检中心,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的常见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脆性骨折,也是老年人跌倒易骨折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在健康体检中尽早发现骨量减少的问题,则可以尽早开始预防性补钙,尽可能改善骨质疏松情况。本文查阅了大量文献,总结了近年来各种骨质疏松的检测方法,现就此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骨质疏松检测研究

随着老龄化进程,骨质不断流失,骨质疏松成为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特别在60岁以上的女性中患病率显著升高,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受轻微创伤即发生骨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重负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所以,骨质疏松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来说,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多以骨密度(BMD)来诊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1]

1双能X线吸收法(DXA)

该方法通过DXA测定后,计算T值和Z值来诊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临床上应用较广泛,为国际上公认的诊断金标准,并被收录于指南中。DXA的检测原理是用高能量与低能量的X线同时照射不同组织,收集其在通过过程中产生的衰减分布曲线,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出BMD,以及计算T值与Z值,可用于了解骨质疏松病情,预测骨折风险及评价疗效。常见的检测位置是髋部、腰椎、前臂远端。但该方法的不足在于不能区分松质骨与皮质骨,导致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在检测位置出现严重的骨骼退变、骨质增生时,测试所得的BMD值会高于实际值,会让骨折风险的评估不足,而且照射野的重叠组织也会影响BMD的准确性。

2定量超声(QUS)

该方法无创、无射线,成本较低,可作为社区初筛。由于跟骨周围软组织少,干扰较小,而且松质骨含量高,利于评估,故而跟骨为常用筛查位置。常用的参数为BUA,主要用于反映骨量,与跟骨强度有关;SOS,同时可反映骨量与骨质,特别是跟骨松质骨的BMD。但是QUS主要用于检测跟骨,对于其他部位骨骼进行测量时易受周围组织影响,而且,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等,都会对QUS的测量值产生影响,所以很难制定统一标准,限制了其实际应用。[2]

3CT

健康体检中,用于检测骨密度的CT主要有三类,分别为定量CT、显微CT、能谱CT,在具体检测应用上各有优劣势。

3.1定量CT(QCT)

QCT分为单能与双能两种,单能较精确,但不能分辨脂肪,双能可分辨脂肪,但辐射较大,精确性不如单能。相对于前两种方法来说,QCT具有能分辨松质骨与皮质骨BMD的优势,利用X线衰减原理,同时扫描腰椎与体模,通过计算机转换CT图像为骨矿物质密度,经过一系列分析得出椎体骨松质BMD值,再通过取平均值,最后得出腰椎的BMD。其优点在检测部位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检测时,松质骨的骨量改变不会被皮质骨掩盖,从而能做到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这也是相对于DXA的一个较明显的优势,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的早期预防。而且,QCT测量的准确性较高,能通过三维测量,辨别骨的细微结构,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相对于DXA诊断率更高,但也有辐射量更高的劣势,并且缺少中国人可参考的标准。[3]

3.2显微CT(Micro-CT)

Micro-CT能同时检测骨质与骨量,能较清晰扫描骨小梁,对骨量参数与骨结构参数均能做到较精确的计算,相对于定量CT,能更全面、精细的评价骨微结构变化。与定量CT一样,显微CT也不受周围组织干扰,在结合染色技术的情况下,能通过骨微结构的变化分析,较早发现骨量的变化,有助于对其进行早期干预。但由于其较昂贵的费用及较大的辐射量,限制了在临床上的使用。[4]

3.3能谱CT

能谱CT也是利用不同能量X线在不同介质中的衰减进行成像,事先确定组织中存在并需要测定的物质为基物质,对其进行测定以反映其在组织内浓度。对于骨骼来说,将其含有的水、钙作为基物质测定,从而间接反映BMD变化。由于其测定物质的独特性,可以不受软组织伪影干扰,也能达到早诊断、早干预的目的。但同样也由于其较高的价格及辐射,影响了实际应用,不过,可以考虑在行胸腹CT时顺便检测椎体BMD,以降低成本及减少辐射。[5]

3.4PET-CT

除了上述的三种CT,PET-CT也可以用于检测骨质疏松,主要通过骨代谢的活跃程度来反映成骨细胞改变。但由于其价格与辐射,相对于前三种CT来说更高,一般并不作为单独的BMD检测,而是主要用于肿瘤筛查,在全身检查中,同时完成了对BMD的检测。

4磁共振成像(MRI)

HRMRI分辨率较CT更高,能显示每根骨小梁结构,主要用于诊断病理性骨折,但对于脆性骨折风险的预测尚无确切数据。MRS能测量椎体骨髓内水与脂肪变化,及脂肪病理生理变化,对于BMD评估更为敏感。MRI弛豫成像技术能反映骨小梁变化,用于判断骨折及预测骨折风险。总的来说,各种类型MRI分辨率较高,不易受其他组织影响,测量、显示结果均较精确,而且没有辐射,但由于高昂的价格,同样限制了其应用。

总之,在实际应用中,检测骨质疏松的方法很多,临床医生需了解各种方法的不同利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尽可能做到骨质疏松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尽可能减少骨质疏松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劲宇,耿晟杰.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趋势与防治进展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4,(4):224-224.

[2]李丹,刘春雷,高娇,定量超声对骨质疏松症诊断价值的MATA分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8):709-712.

[3]金超岭,王猛,李红磊,等.双能X线骨密度仪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12):1425-1427.

[4]李冠武.Micro‐CT及1H‐MRS在骨质疏松骨质量研究中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33(6):525-528.

[5]黄仁军.能谱CT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15,30(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