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市政桥涵工程监督有效防治跳车质量通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强化市政桥涵工程监督有效防治跳车质量通病

徐国

昆明市盘龙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摘要:跳车现象对桥涵工程影响很大,一直是困扰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现如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道路建设事业发展的很快,虽则桥梁涵洞的增多,跳车现象也出现的更加频繁,为此强化市政桥涵工程监督力度,找出跳车通病并进行有效的防止势在必行。

关键词:强化;汉桥工程;防治;跳车质量通病

一、前言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车辆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道路建设业也在大力发展,然而于此同时随着桥涵工程的增多,跳车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为人们的安全起见,强化市政桥涵工程监督有效防治跳车质量通病刻不容缓。

二、跳车现象产生的原因

跳车现象产生的的本质原因是构造物与其两端接线路堤间的沉降差,虽然本质看似简单,但是使得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却不是那么简单,这不仅与桥头本身有关,而且行车的型号也有很大关系。在这里把汽车轮胎经过桥头两个纵坡转折时的行车线型按两个相切的反向竖曲线考虑。当汽车行至桥头不同两点间凸曲线路段时,形成的向心力为F=m×V2/R。当汽车慢慢向前行驶时,向心力小于自身重力FG时,此时,就会导致汽车跳车和颠簸现象的发生。

三、跳车的危害性

跳车的危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行驶车辆的危害,另一方面是对地面的危害。一般的,跳车会使得高速行进中的车辆零件过度磨损,轻则降低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重责可能会直接导致车辆在办到损坏除此之外,由于跳车时车辆会东倒西歪,这将给车内人员带来严重的不适,甚至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在给车辆造成危害的同时,由于汽车跳车时会对地面产生的强大的撞击力,这就相当于对使地面的载力大大增加了,使桥头支撑、搭建物、连接缝隙相就因受到冲击而加速损坏。为了能使高速公路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情况,高速公路养护及维护机构也提出了一些措施,比如对跳桥段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保养,但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工作是要不间断的进行的,这样不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同时此路段也失去了良好的口碑,使公路养护苦不堪言,所以怎么样解决跳车问题是现在最紧要的一个话题。

四、跳车的防治措施

4.1加大质量行为监督力度

跳车防治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强质量行为监督力度,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每一步中去,在开工之时就要进行监理及施工技术交底,规范各个环节。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前提交管理体系、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及开工报告。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原材料及构配件报检、关键部位及隐蔽工程报检。要着重控制跳车质量通病,对容易发生跳车的路段严格把控,确保工程质量;重视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对路基及桥涵纵断高程;要监督施工单位完善工地实验室,做好试验检验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提供数据。同时做好平行抽样试验,及时准确的提供试验数据以正确评价、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事前准备。

4.2对不同地基的衔接处进行相应处理

经调查研究发现,跳车路段一般都出现在路桥的过渡地段,这一地段有个通病,即地基沉降速度呈现不均匀现象,导致其发生的原因是,一是地基加固不均匀;二十交接处地基土质不同(如软土、黄土、沙土)。所以在处理地基时,不同土质的地基要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力求改善地基承载能力,缩小因地基产生的沉降差而出现跳车现象。例如路基建在河桥附近,如果地基附近有河卵石土,回填应该就全堤进行铺就,在交界处应考虑沉降情况进行全部处理。在铺就地基时如遇到低洼地段,地面积水或地下渗透水现象发生,要采用相应的高质量的隔水材料(如隔水油毡等)对沉降缝进行粘贴后,再进行沥青涂刷处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某一路段地基积水情况严重,那么在在构造物下埋管引水也是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法。

4.3合理选择路堤填料

1)采用粉煤灰等轻质材料填筑软土地段路堤;

2)处理桥头路堤,一般选用透水性良好、易压实、沉降完成快、后期变形小的砂砾或用石灰稳定土填筑路堤;

3)高塑性粘土不能用来填筑桥头路段。

4)在桥头路堤任一高度的平面内不应采用不同填料填筑(不同层次可用不同的填料)。

4.4加强路基基底抗震动强度

抗震强度是跳车现象发生一大重要因素,而直接影响路面的抗震动能力就是高速公路路基基底,所以一定要确保其夯实程度达标,这样才能保证后面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而辅就路基的第一层时,是很难达到高要求的压实度的,这就要求在进行压台背回填时,将台背地基进行充分辗压夯实,力求其压实度与承压力能够达到相应的高度。当初次对台背地基进行辗压时,可能会因为地基土质疏松柔软,即使碾压过程已经很充分了,也会出现不理想情况,甚至还会出现反弹现象。如果不进行换填处理,地基将无法达到标准,完工后的路面极有可能会出现跳车现象,通常是我们是将其改换成颗粒较大的砂砾、砂石、或石渣进行换填,然后利用水泥或石灰进行混合加固处理,同时要求铺设厚度,台背下含水量要与要求相附合,以此来为尽量避免这种现象发跳车现象的发生。

4.5利用强夯加强地基承载力

地基最薄弱的地方就是路段的接缝处,一般就是这个地方容易发生跳车现象,如果此处地基下沉,那跳车现象变在所难免,为避免跳车现象的发生,最有效的补求方式就是进行强夯。这种方法是运用400KN左右的重锤,让其从五十米的高中内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利用这种强大的冲击力,使地基内部产生共振,强大的冲击波会使地基内土层抱合更加紧密,从而达到提高地基强度的作用。这种处理方法的以下几点好处:

1)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处理的地基承载力会翻倍增加。比如砂石的承载力会是原来的五倍,而泥灰岩土的承载力将是原来的四倍;

2)能够有效的减少地基油层降不均现象发生。利用重锤强夯之后的地基土层抱合度比原来增加将近十倍,均匀性增加,断层现象相对减少;

3)缩短工作时间,降低作业成本。砂质经过首次强夯之后沉降可达50公分左右,而经过再次夯实之后则为首次的3/5。而经过这种强夯之后的路段,可以马上进行下一步工程施工,不会浪费时间,也降低了人力成本。在强夯的过程中,会使土体侧面有一个束缚功能。土体受到压实以后会向台背方向集中挤压,如果在一个地方强夯力过大,次数过多也会使桥台因受到的冲击力过大而产生安全隐患。

4)跳车处施工后,对质量的技术要求要相对增加,避免人力、财力的多次浪费利用强夯对地基台背进行压实,要严格按相应质量要求标准执行施工作业;对地基进行夯实最好的就是强夯工具,如果工程附近(50米内)没有大型人工建筑,尽量考虑强夯。强夯工作不但省时省力,还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在强夯不能触及到的地方,利用小夯机进行作业,可以将强夯后的作业死角认真夯实,弥补强夯不足。

4.6规范化养护

养护工作对道路建设是很重要的,道路的使用寿命跟道路养护有着密切的关系。所在工程建设完成以后,要根据目前的公路养护技术水平,对公路建成后的结构物两端采取以下方面的积极措施:

1)完工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公路全线预先加铺橡胶沥青超薄磨耗层,这样主要是为了防止路面因磨耗而渗水;

2)对明涵洞、明通道及小桥两端所做的假缝中镶嵌的橡胶条,一定要做到及时更换;

3)为确保伸缩缝处的平滑舒适完好如初,对桥端伸缩缝橡胶条也要及时清理或更换;

4)全路应严控各种超限超载车辆,根据重载破坏是一次性的理念,特别是对特大超载车辆必须绝对禁行;

5)定期或不定期对结构物两端搭板范围内的路堤边坡、种植式中分带内侧、八字墙或挡墙检查有无明显变形或开裂,桥台维坡有无变形,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局部处理,使其恢复;

6)对日常规范化维护后的结构物两端,如仍有跳车现象出现,目前可利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层问热黏结技术)予以治理。

五、结束语

此文结合相关资料,从跳车现象产生的原因,跳车的危害性,以及跳车的防治措施等等几个方面就强化市政桥涵工程监督有效防治跳车质量通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谢青云.强化市政桥涵工程监督有效防治跳车质量通病[J].中华建设,2012,04:146-147.

[2]许佳.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机制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刘代全.刚柔过渡解决桥头跳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