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

张伟萍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上海20003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内科护理在干预老年患者失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回顾和分析了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两年间入住我市某医院的48例老年失眠患者,应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48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医内科护理方式应用于实验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结果:在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后,在对照组(n=24)中,患者的失眠率为62.5%;而在实验组中(n=24)中,患者的失眠率为33.33%;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失眠率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老年性失眠患者在临床中具有着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340-02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得寐”或“不寐”,指经常不能正常睡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眠而不酣或醒后不能再眠,重者可彻夜不眠;多伴有头晕头痛、心悸乏力、健忘等症状。老年性睡眠障碍是指特发于老年期的原发性失眠,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病证,长期的失眠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会加重和诱发老年人的躯体疾病,可导致情绪、心理的改变,同时也增加了得其它疾病的几率。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4岁的老年失眠患者进行中医内科干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总结。

1.患者的基本资料

对从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两年间入住我市某医院的48例老年失眠患者,其中有22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范围为63.5岁至78.8岁,平均年龄范围区间为(67.5±5.8)岁。随机的将患者分为两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24例。所有的患者均出现睡眠浅,睡眠时间缩短,中途觉醒增多,入睡时间较长,睡眠质量较差症状。长期的失眠,引起患者心情不愉快、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和焦虑。所有患者经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得分均大于6分(6分以上诊断为失眠),诊断为老年性失眠。所有患者经分析两组患者之间在失眠严重程度、以往的疾病类型等方面均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

2.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2.1采取了情致护理

患者入院后,心理状态较差,对此首先采取了心理上的护理。交心聊天,顺其心意等情致护理方法,在第一天的护理时,患者并不配合护理,在护理人员的热心帮助下,患者敞开心扉,配合治疗,一周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心态有了很大的转变,增强了战胜失眠症状的决心和信心,心情逐渐的开朗,失眠症状有了好转。

2.2采取了针灸护理

针灸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大脑皮层的生理平衡的恢复效率。因此,给该患者进行了针灸护理,分别进行了三阴交穴、神门穴、内关穴部位的针灸。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另外采取了耳穴贴压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患者静心、镇静和安神,还有助于平衡和调节患者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在进行针灸两个疗程后,患者睡眠质量有所改善。

2.3穴位按摩护理

在患者住院第三天后,患者出现腰酸背痛,身体僵硬的症状。为此,对患者实施了按摩护理,这加速了患者血液的循环,让患者的精神状态得以缓解,阴阳平衡得以调节,缓解了病人身体所出现的不适症状,这样也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按摩的穴位为天庭、太阳穴、印堂和耳廓背沟,每个穴位按摩次数约为40次左右;中脘、合谷和足三里进行80次按摩;另外还对足心、手心的涌泉穴位进行100次的按摩。

2.4饮食护理

倘若患者的胃部出现不舒服的症状这不利于患者的舒适睡眠;所以,患者在入睡前的一两个小时内不要饮用咖啡、浓茶以及烈酒,还要禁止禁烟,然而热牛奶有助于患者的睡眠。患者的日常饮食要食用清淡类型的为主,如:鱼汤、海带、蔬菜、水果等;刺激性、辛辣以及油腻等食物最好不要食用,用餐时不能吃的太多、不宜过饱。另外,许多功能性的食品也具有着助眠的作用,患者可以食用这类食物以增强睡眠质量,例如将20粒左右的酸枣仁炒熟后研磨成粉,患者在睡前用开水进行服用。

2.5失眠症状的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补贴的护理干预后,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其中,失眠消退的得分为小于4分;疑似失眠得分在4分至6分之间;失眠得分大于6分;评分的高低与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出现正相关。失眠率(%)=(疑似失眠例数+失眠例数)/样本数*100%。

2.6统计学分析

本文对收集的数据及其数据处理使用SPSS22.0进行处理,P<0.05表示具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3.实验结果分析

在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后,在对照组(n=24)中,有9例患者评分小于4分,有4例患者的得分为4分至6分,有11例患者的得分大于6分,因此,对照组患者的失眠率为62.5%;而在实验组中(n=24)中,有16例患者评分小于4分,有4例患者的得分为4分至6分,有4例患者的得分大于6分,因此,实验组患者的失眠率为33.33%;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失眠率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中医护理对老年性失眠患者在临床中具有着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4.讨论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老年失眠的基础是阴阳出入与消长。老年人肾阴较虚,容易出现失眠现象。目前,西医多运用镇静药物和催眠的方法来帮助老年人入睡,但效果并不理想。情致护理是指通过心理顺导、精神安慰以缓解患者紧张、压抑的情绪,让患者更好的信心来面对疾病。失眠患者由于长期失眠,脾气暴躁,心理状态较差,运用情致护理对患者进行安慰,谈心,患者的心情有了明显好转,更加配合治疗。针灸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大脑皮层生理平衡的恢复效率,按摩可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精神状态,调节阴阳平衡,缓解病人身体所出现的不适症状,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经过中医护理后,患者的失眠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护理效果较好,在临床上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刘瑞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9(10):98-99.

[2]王琦,李梅.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3,8(33):4375-4376.

[3]陈桂梅.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08,21(0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