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通风与安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煤矿矿井通风与安全探究

张学刚

楚雄市树苴煤炭开发有限公司大迤能煤矿小岗箐矿井

摘要:在煤矿矿井安全管理体系中,矿井通风是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保持矿井通风良好,可以将新鲜空气及时的输送到井下的各大作业地点以及硐室中,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煤矿矿井通风与安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

现阶段的煤矿开采作业中,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依然很高,井下作业的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时刻面临着威胁。保持矿井通风对于矿井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预防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保证井下作业安全,最大限度的避免煤炭资源不受损失,保障井下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必须要提升所有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矿井通风安全意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降低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一、保持煤矿矿井通风顺畅的意义

(一)为井下人员提供充足的氧气

氧气对于人类的作用,就好比水对于鱼。离开了氧气,人类将无法生存。虽然医学上已经发明了呼吸机和氧气罩,但是并不适用于煤矿井下作业。而要想保证煤矿井下作业安全,相关负责人就必须要意识到及时向井下各个作业点输送氧气的重要性。而保持煤矿矿井的通风良好,就可以实现地面的新鲜空气与井下的空气的流通,解决井下作业氧气不足的问题。随着矿井采掘的不断延伸,矿井的开采深度会越来越深,如果相关负责人没有意识到保持矿井通风、为井下作业人员输送氧气的重要性,在矿井深部作业的人员很有可能会因为氧气不足而出现休克甚至死亡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必须要做好煤矿矿井的通风安全管理。

(二)及时稀释并排出井下有毒有害气体

与地面工作相比,井下采矿工作的难度更大。因为作业地点在井下,即使是出现了一些不安全因素,施工人员也很难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由于判断的不及时、不准确,这些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就得不到有效保证,从而阻碍了煤矿的安全发展。另外,从地面向井下供风距离较远,加之空气压力与巷道阻力影响,空气流通本身就很困难,煤矿矿井中还存在着一些无色无味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无法及时发现和排查这些有毒有害气体,一旦被作业人员吸入,将会引发不无确定的后果。如果能够保证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畅通,有效供风,就可以及时将地面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井下,稀释有毒有害气体,并通过空气流通将其及时排出井外,从而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1]。

(三)提高矿井作业人员的安全信心

对于很多人来说,煤矿井下作业是一件非常危险、非常辛苦的工作,很多人对于从事煤矿矿井作业都充满排斥。尤其近几年来,由于煤矿矿井通风不良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更是让很多人对煤矿井下开采作业产生了心理阴影。如果煤矿矿井作业人员越来越少,煤矿矿井的开采效率就会越来越低,煤矿开采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另外,如果煤矿井下作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也会影响现有的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感,进而影响煤矿开采的正常推进。所以,煤矿负责人应当在煤矿投产之前,就打造一个良好的矿井通风系统,提升矿井作业人员的安全信心。

二、煤矿矿井通风的常见问题

(一)通风设备老化落后

我国煤矿矿井的开采事业开始于20世纪,而现阶段煤矿井下运行的设备老化、落后问题十分严重,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更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煤矿矿井同分系统的机器以及零件还是沿用的20世纪80年代的东西,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矿井作业的要求。机器以及零件越老化,通风系统就越容易发生失灵故障,无法保持正常的运转,通风系统的作用也就得不到发挥。另外,这些落后的机器以及设备在数据测量方面的精准度也无法与现代化先进机器设备相比,数据测量误差过大,就会出现判断失误。如果判断失误,将会不利于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的管理与控制。

(二)井下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因为我国从事煤矿井下作业的人员越来越少,企业为了保证煤矿开采事业的正常发展,只能面向社会引进一批不懂得煤矿井下开采专业知识的人员。由于这部分人员不具备井下作业的基础知识,也没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使得整个煤矿井下的作业环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一旦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出现故障或者矿井内有其它意外情况出现,这部分人员将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方式,最终引发严重的煤矿矿井通风安全事故。

(三)矿井通风设计不合理

要想保证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良好运行,就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矿井通风设计。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矿井通风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深入到矿井内部进行内部环境的实地考察与了解,这样就无法正确的认识井下作业的危险性。如果过度依靠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数据来设计通风系统,那么其设计成果就很容易遗漏掉某些重要细节,影响矿井通风系统作用的发挥。

(四)相关负责人忽视通风系统的维护与更换

在实际的煤矿矿井作业中,少数负责人由于过度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通风系统的维护与更换工作,导致很多机械设备带病工作。一旦通风系统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三、煤矿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管理措施

(一)加强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煤矿矿井井下作业效率也越来越高。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煤矿矿井内,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井下各项基本数据的自动化管理,减少因为人为失误而引起的矿井通风安全事故。而且加强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将煤矿井下的各种信息实时、有效的传输给相关负责人,使其为井下作业人员进行煤矿开采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与规划;同时现代化科学技术还可以根据井下作业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预测各种可能事故的发生,进而针对性的做出预防措施,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煤矿矿井通风与安全,必须要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工作。首先,针对通风系统中老化、落后严重的机器和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确保通风系统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次,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避免通风设备因为故障而无法发挥其作用;并落实设备检查与维护的责任人。最后,提升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主动向相关负责人要求进行通风系统的维护与更换。如果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可以采取必要的法律途径进行解决,最大限度的避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使用科学的通风方法

使用科学的通风方法,可以有效发挥矿井通风系统的作用,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而通风方法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通风方法的选择需要注意与矿井所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的协调性,注意矿井深度与巷道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第二,必须要注意通风系统本身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分区通风方法的应用更利于通风系统作用的发挥。第三,如果井下某一区域瓦斯浓度比较高,还要注意回风巷的设计[2]。

(四)加强瓦斯爆炸的预防

在煤矿矿井井下作业过程中,瓦斯爆炸一直都是非常常见、造成危害十分严重,且无法事后补救的事故。而要想降低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几率,可以通过瓦斯监测以及预警机制来加强井下瓦斯浓度的检测与监视,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井下作业人员也可以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确保对井下环境的精准把握。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矿井通风系统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影响着煤矿开采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要想保证煤矿矿井通风与安全,就必须要加强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工作、使用科学的通风方法、加强瓦斯爆炸的预防。

参考文献

[1]杨飞飞.煤矿矿井通风节能技术研究[J].山西冶金,2019,42(03):198-200.

[2]张晋.浅谈煤矿矿井通风与安全[J].石化技术,2018,25(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