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聋儿心理,探究遏制聋孩犯罪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剖析聋儿心理,探究遏制聋孩犯罪的对策

杨虹

杨虹

(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威远642450)

近期以来经过观察、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及家庭、社会的环境状况,分析学生个性心理形成原因有所感悟。聋哑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疾患,缺乏爱的聋生心理疾患尤为严重。我目前所教的班级共计12人,有三分之一来自单亲家庭,百分之八十属于留守儿童,单从他们生活的外部环境就可以想象他们存在的心理障碍有多严重。由于缺少爱,缺乏早期教育,他们大多数表现出孤僻、自私、任性、狂躁、多疑等不良个性。如何引导他们,培育他们,使他们不为不法分子所利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一大课题,我深深的感到聋教工作任重而道远。

造成聋哑儿童心理疾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家庭原因造成聋哑学生心理不健康

聋哑儿童的心灵与普通儿童一样纯洁的像一张白纸,对于聋哑儿童的降临,家长心理准备不足,怨恨、烦恼,对聋哑儿童的教育不知所措,要么百般宏爱,要么放任不管,缺乏塑造培养意识。这就形成了聋童的两大不良个性:一是依赖、娇气、自私、任性;二是孤僻、狂躁、多疑、倔强。家庭成员的思想素质偏低潜移默化地影响聋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有些家长将学校的新被褥与家里的旧被褥调换;将社会捐赠的衣服放在家里,让孩子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继续索要衣物的言行等都不利于聋哑儿童的成长。

二、社会环境严重影响聋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聋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他们的心理发展有了不少新的变化,残疾人社会保障系统的严重滞后,社会接纳聋哑人就业的能力下降,聋哑人与正常人收入的差距的拉大,许多地方歧视聋哑人的现象依然严重,他们大多数感到自卑、认为前途渺茫,加之聋哑人的教育滞后于普通教育,社会缺乏聋哑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他们中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缺乏家庭、社会的关爱和照顾,生活环境很差,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贫乏,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做,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不断侵蚀着他们的头脑,影响着聋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日,他们往往无法通过就业解决自己生存问题,不法分子乘机利用聋哑青少年幼稚、单纯、不能充分表达,不能或无法完全预料行为后果的弱点,教唆他们玩小偷小摸的小把戏,日积月累,变成了胆大妄为,掠货窃财,明抢暗夺,助纣为虐的暴徒。因聋哑青少年的社会阅历和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对不法分子的利用和引诱往往毫无警觉,又不加思辩,误入歧途而浑然不知,这也是聋哑人重复犯罪比率高的重要原因。

三、学校因素影响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聋哑儿童的个性心理素质培养上重视不够,表现在:

1、学校教育从安全角度考虑大多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极少与外界接触,使许多聋哑学生缺乏融入社会的能力,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及其身体缺陷,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应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2、学校确立的教育目标没有从聋哑儿童实际出发,把特殊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加重了聋哑儿童学习负担,压抑了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3、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不能根据聋哑儿童的生理心理特殊性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也将影响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性格和作用对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影响,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水平会在聋哑学生身上打下烙印。

要从根本上遏止聋哑青少年的犯罪,还必须从培养聋哑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质抓起:

第一、要明确新形式下的工作目标。就是强化聋哑教育师资队伍,使每一个都有饱满的热情,健康的心理素质,都能带着自己的爱心去认真分析每个聋孩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矫正聋哑孩子不良心理,为聋哑孩子播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耐心浇灌,让他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社会的爱,让爱的种子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二、应把训练和提高聋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与培养聋生良好个性相结合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聋生的认知水平,提高聋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克服不良心理。同时,在文化素质教育上,语言教育质量的不尽如人意,严重制约了聋哑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由于语言水平低,他们与健全人交往,与主流社会互动,通过语言文字交流信息严重受阻,从而阻碍了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在了解掌握聋生心理的基础上,将行为纠正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克服自私、固执、嫉妒、自卑、报复等不良心理,尤其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总是有针对性地结合某些毕业学生的正反行为事例说写句子,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明白将来融入社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逐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培养聋生的良好个性是他们面临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他们自尊自强的基础。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个性培养的重点,逐步摸索并逐步完善现实教育中最欠缺的这一部分内容。

第三、应该使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形成对聋生的教育合力,为他们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健康环境。这就需要社会建立一整套长期的行之有效的聋哑人家长教育制度,提高家长的教育管理水平,这是预防犯罪的重要一环。这项工作范围广,要求细致,任务繁重。

第四、国家要建立聋哑人就业保障机制。聋哑人如果能够安居乐业,其犯罪率就可能大大降低。因此聋哑教育工作者们呼吁,全社会应尽快建立聋哑人就业机制,这是预防犯罪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