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港运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

/ 1

静脉输液港运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

邱懿李素珍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上海200000

,可将各种药物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1]。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它能为患者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以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但置管的同时可以也引起多种并发症为的发生。妥善进行置入导管和正确有效的封管及整个系统的护理对预防置管引起的堵塞具有重要。现将应用、护理及并发症综述如下。

1.植入方法

静脉输液港需要在外科医师或麻醉师在手术室进行,第一步是导管的植入,一般在局麻下经锁骨下腔静脉将导管送入,导管末端应该处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的交界处。第二步为输液座的植入,部位一般选择前胸壁如锁骨下窝,根据皮下组织厚度的不同选择埋放于皮下组织、脂肪组织或胸肌下,对于体格偏瘦的患者输液港可以埋在胸肌以下使其表面有足够厚度的组织保护。输液座的表面应以完整的皮肤覆盖,避免使用过程中穿刺针从缝合处刺入[2]。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对静脉输液港置管相关知识缺乏,对周期化疗的心理准备不足,置管后的维护给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此时,医务人员对他们的关爱成为了病人的第一需要。置港初期病人表现出比较紧张,不敢活动过度,保护管道意识较强,担心自身行为活动及维护不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输液港的使用目的、优点及适应症,取得患者配合,减轻心理压力。

3.术后护理

3.1输液港的护理

正确掌握操作方法:推药时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注意周围皮肤有否肿胀、苍白、潮红,患者是否有不适及疼痛,防止药物外渗。

3.2输液港的使用注意事项

因为过高压力会损伤导管的三向瓣膜结构,为了保证输液港通畅及化疗药物有效使用,输液压力不要高于25psi(磅/英寸2)。化疗推药时每注射一种药后以10ml生理盐水冲管,以免每次注射的不相溶性药物间发生相互作用。化疗结束冲管后用0.04%肝素生理盐水10ml以脉冲方法冲洗此系统。

3.3局部皮肤的护理

由于输液港置于皮下组织,使局部皮肤弹性减弱,皮下组织血液循环减慢,因此必须做好局部皮肤的护理。穿刺时要使用专用无损伤性针头,避免使用普通的皮下注射针头而导致注射座过早损坏[1]。

4.静脉输液港使用中问题及处理

4.1局部红肿

多由切口感染或皮袋术后延期愈合,因此,术后因严密观察伤口情况,每2d伤口换药,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4.2无法回抽或冲洗注射

可能是导管末端贴于血管壁上或穿刺针位置不正确,应让患者活动上肢改变体位或调整穿刺针使之进入储液槽。

4.3导管夹闭综合征

导管经第一肋骨锁骨之间的狭窄间隙进入锁骨下静脉时,受第一肋骨和锁骨挤压而产生狭窄或夹闭而影响输液,严重时可致导管损伤或断裂。主要表现为输液不畅、锁骨下不适及输液时局部肿胀。因此,输液时让患者取仰卧位或者把肩臂轻微上抬可缓解导管压迫。临床上可根据X线胸片进行诊断。若出现狭窄严重、导管损伤或断裂应立即通知医生拔管[3]。

5.总结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充液体、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其安全性、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对输液装置的接受程度明显优于PICC等方法,已逐渐得到认可。静脉输液港的临床使用,既解决了普通中心静脉管无法长期留置的难题,又减少了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液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较大活动时造成渗透和对血管的损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及穿刺难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完成。静脉输液港是一项新技术,为了保证长期安全使用,植入后应加强管理,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认真做好病人置管后日常注意事项的宣教,与他们交流,降低他们的焦虑反应,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疾病,延长生命,保证生存质量。做好健康教育及输液港的管理和维护,及时观察和处理并发症,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鲁静,崔赢.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38(5):399.

[2]张望,张艳华.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护理及并发症[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05-306.

[3]吴鸣,杜端明.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江西医药,2010,45(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