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熊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1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熊伟

熊伟

(无锡市鹅湖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116)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患儿100例,入组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单双数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单纯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0%,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的反流次数、反流时间及食管PH值相当,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其反流次数显著减少、反流时间显著减少、食管PH值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与对照组患儿的10.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快速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小儿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儿科消化性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烧样疼痛等[1]。对于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患儿,由于其胃食管粘膜比较脆弱,容易受伤,因此患儿极易发生食管炎并发症。鉴于此,对于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患儿一旦发病就需及时给予临床治疗,及时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患儿康复[2]。笔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患儿100例,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符合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而确诊为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患儿。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入组前短时间内应用过胃酸抑制剂药物的患儿;②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儿;③合并其他躯体性严重疾病的患儿[3]。入组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单双数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50例患者,男31例,女19例,患儿年龄1-14岁,平均年龄为(8.2+2.5)岁。对照组50例患者,男27例,女23例,患儿年龄0.5-13岁,平均年龄为(7.6+2.4)岁。两组患者各项组间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方法

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3粒/次,2次/d,于每日早晚进场顿服;多潘立酮片1片/次,3次/d,于每日三餐前15min服用。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单纯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用法与观察组相同。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的时间。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取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方差)形式和百分比形式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其中以α=0.05为检验水平。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0%,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引发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机制是由于患儿的抗反流机制发生减弱,使得其胃内的食物和胃酸反流对食管粘膜造成损伤而致病[4]。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具有抑制胃酸的作用,在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有效的避免了高浓度胃酸对患儿食管粘膜造成的伤害。多潘立酮具有促进胃排空,降低胃压、增强抗反流机制的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达到从病因上进行根治的效果[5]。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快速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烈辉,杨龙峰.多潘立酮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8):1137—1139.

[2]张淑芹.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吗丁啉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796—2797.

[3]李莉.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0,30(11):49—50.

[4]俞倩,陈中安.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24):4561—4562.

[5]程智宏,曾伟斌.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以消化道外症状为主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6):78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