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跌倒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护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跌倒的应用效果分析

刘宁马菊

威海市立医院2642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跌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的11月~2016年的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5例低视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生跌倒人数更多,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视力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和治疗安全性,促进其跌倒风险降低。

关键词:护理干预;低视力;跌倒

跌倒是低视力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不同忽视的危险,也是需要予以足够重视的护理问题[1]。本文重点分析了护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跌倒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治疗安全性,有效预防患者跌倒,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的11月~2016年的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5例低视力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1)观察组,有患者98例,其中有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患者20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是(56.2±5.6)岁;低视力原因:眼外伤30例,玻璃体出血28例,青光眼23例,虹膜睫状体炎17例。(2)对照组,有患者97例,其中有男性51例,女性46例;年龄最小患者20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是(57.3±6.2)岁;低视力原因:眼外伤31例,玻璃体出血29例,青光眼22例,虹膜睫状体炎1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院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我们成立护理干预小组,负责调查与低视力患者跌倒相关的风险因素,总结以往优质的护理经验,对与之相关的护理工作细节进行优化,保障护理工作能够有理、有据。护理干预内容:①优化治疗环境,由于低视力患者视觉上存在着程度不一的障碍,需要护理人员对病区环境予以重视,将患者日常活动范围内存在的障碍物尽量排除,保持走廊、病房、卫生间地面干燥、清洁,为卫生间地面铺上防滑垫,并在病床、走廊、卫生间加装扶手与专用座椅,方便患者能够在行走时进行短暂的歇息;病区内光线需保持柔和、均匀,在容易发生跌倒的区域放置醒目标识。②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根据每名患者存在的不同情况予以个体监护,依据评估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若患者存在较高风险,则为其佩戴特殊颜色的腕带,并在其需要外出检查是安排专人全程陪护;加强基础护理,将患者日常所需物品放在其能够伸手触及的地方,并将此固定摆放,由专门护理人员负责日常为患者提高开水;若患者行动相对受限,如有必要,需帮助患者进餐、洗脸、入厕。③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定期开展低视力患者预防跌倒教育及安全示范讲座,为患者普及低视力相关的疾病知识,强敌跌打的危险性,讲解跌倒预防措施,给予运动指导,提醒患者虽存在视力障碍,却不可忽视锻炼,以避免机体的协调性受到影响,但一定要在家属或护理人员陪伴下选择光线充足的场地进行锻炼。帮助患者找出存在的跌倒风险,告知相应的处理方法,如需要应用甘露醇治疗患者,在用药后的颅内压会下降,应嘱咐其在用药30min内平卧,以免血压下降导致跌倒;或应用缩瞳类、散瞳类药物的患者,在瞳孔缩小、散大时会存在视物不清状况,需提醒患者在此期间不可随意走动。给予患者相关的技能指导,教会患者如何使用助视器,并利用助视器进行定位、搜寻、跟踪训练等;指导患者如何在低视力状态下进行烹饪、食材准备、整理衣物、清理个人卫生等;指导患者进行行走技巧及感触觉、听觉训练。④低视力患者由于视力受限,心理状况普遍偏差,需给予其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疏导负性情绪,减轻心理毅力。保持良好心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发生跌倒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2例发生过跌倒(2.04%),96例未发生过跌倒(97.96%);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12例发生过跌倒(12.37%),85例未发生过跌倒(87.63%);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生跌倒人数更多,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低视力指患者经屈光纠正及治疗后,视野半径仍低于10°或视力低于0.3。随着青光眼、眼外伤、角膜病、玻璃体出血等眼部发生率越来越高,我国存在低视力患者越来越不容忽视[2]。跌倒则是患者非自主、非故意、突发性的体位改变并倒在地上[3]。低视力患者由于视觉受到影响,不光生活质量随之下降,跌倒的风险也相应上升。而此风险也会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递增,不仅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给其家庭增加了沉重负担[4]。因此,对低视力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加以分析,确立护理重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是保障其预后的关键。

本文给予观察组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通过调查低视力住院患者跌倒时原因,分析其中隐患,确立护理干预的重点,对护理细节和治疗环境加以优化,并通过准确评估找出存在风险较高患者予以重视,在日常加强基础护理,同时给予患者个体化认知干预、心理干预、技能训练,帮助本组患者尽量避免跌倒风险。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生跌倒人数更多,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表明低视力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和治疗安全性,促进其跌倒风险降低。

参考文献:

[1]冯志仙,黄丽华,胡斌春.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4):323-326.

[2]薛玉花,张莉.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3):522-524.

[3]卢素芬,吴素虹,黄思建.低视力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8(11):51-52.

[4]彭思萍,徐玉梅,刘斯娜.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