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入人文关怀焕发课堂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倾入人文关怀焕发课堂活力

崔如京

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第一中心小学崔如京邮编459000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课堂教学要情趣横溢;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描述能力;三是课堂要饱含深情,充满人文关怀;四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课堂教学创新,倾入人文关怀,焕发课堂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命活力激发兴趣人文关怀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学生入学求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课堂教学的质量、内涵、吸引力、感染力、辐射力,都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积累、潜能开发、情操陶冶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他们今后能否健康成长,明日能否长足发展。

教育的基本特点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节节优质的课堂教学就像涓涓泉水滋润着禾苗。因此上好每一节课,让每节课都焕发生命活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义。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提高,学有创意,学有追求,是我们无限的快乐。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呢?

一、让语文课堂教学情趣横溢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当时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于语文课中的诗歌教学欠缺经验,所以给学生讲课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一节课下来,有好几个同学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这下可把我急坏了,我四处询问,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经验。几个月后,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语文课切不可干瘪无味。如果干瘪无味,学生就会厌学。厌学是求知过程中最大的敌人,而情趣横溢的课是抵御这个敌人最有效的武器。课堂教学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的语言要和谐幽默。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激励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阅读、对话和探究,并在这种阅读、对话和探究中寻求知识的真谛。

在课堂上,教师要真正融入学生,与学生一起自在交流,不吐不快,其乐融融。并适当增加典故,激发学生兴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始终带着渴望、带着创造的冲动去探寻文本意义,从而让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充满亲和力的过程。

二、善于培养学生的描述能力

在新课改大潮中,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都是有潜能可以开发的。我们要注意学生自身的优点,尽最大努力去发现他们的长处,培养他们的描述能力。

例如,在教学《故乡》一节课中,我先让学生找到描写少年闰土的语句:少年闰土,十一二岁,紫色的圆脸,头上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中年闰土,他的身体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项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然后,让学生再找出描写杨二嫂的语句:二十年前:终日坐着,擦着白粉,颧没那么高,嘴唇也没那么薄,没有圆规式的姿势。二十年后,凸颧骨、薄嘴唇,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之后,让学生分析,发挥想象,二十年后,在你身边中找出一两个人,写出他(她)们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描述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描述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三、让课堂饱含深情,充满人文关怀

现代课堂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过程。教师上课应热情洋溢,激情似火,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这就要求教师所传递的情意让学生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学生耳濡目染,就会受到熏陶。教师将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就可激发情感。

如教学《最后一课》最后一个场景时,不是一般性地朗读、讲述,而是声像并举,引入高潮。“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就在一位学生满带感情的朗读刚停,寂静笼罩课堂的刹那间,录音机里骤然响起“当、当……”沉重而遥远的钟声,学生既怔又诧,全神贯注。趁学生惊诧之际,我出示一张韩麦尔先生写完“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的彩色图片,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观察,要求他们在认真品读的基础上,用自己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当时课堂上庄严肃穆的场景,描述韩麦尔的神情、语言动作以及他内心的痛楚和期待,描述此时此刻小弗朗士的心情和感受,说明这个场景在《最后一课》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观察、阅读,情不自禁地朗读,沉醉于文本之中,极其精心地寻找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畅所欲言,我大加赞扬,参加他们的行列,并唱起《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教师用心在唱歌,唤起幼小心灵的觉醒。在学生心中弹奏爱国主义最强音,思想升华,情感浓烈,师生在共同学习中成长。

四、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切不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不能只有教师一人是“发光体”,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要共同琢磨讨论。如:有一次市教研室来我校听评课,我教学的是活动课《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市教研员说:“课的内容还可以,只是老师讲的太多。建议在开始时就退下来,让学生们自己主持、表演”。我当时心里还有点不服气。学生自己搞,那还要老师干什么?如果老师不管,那岂不乱七八糟?事后不久,我在一天语文课上,按照教研员的说法试了试。别说,还真奇了!同学们的主持、表演都比我主持的好。堂上就出现思想、情感、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由于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有时还会出现惊人之语、“神来之笔”,令人欣喜,令人振奋。

学生是可爱的,只要他们真正进入学习境地,语文素养就能获得提高,而且能弥补我们教学的不足,促进我们教学艺术的提高。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才能充满生命活力。当然,强调以学生为本,不是放弃教师的责任,让学生随意讨论,随口说说,远离文本。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恰当的启发、引导点拨,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深受其益,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奇妙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新理念》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2.殷显耀等主编的《新教学方法》吉林出版社1995年11月